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閻明復會長與國際聯合勸募協會簽訂合作協議
擴大與境外慈善組織的交流與合作
閻明復任會長期間,中華慈善總會與國際聯合之路慈善協會建立了聯系,并成為該國際慈善組織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唯一成員。從此,中華慈善總會與世界各國慈善組織有了更加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2000年5月,閻明復會長帶領由中華慈善總會團體會員、愛心企業家、藝術家等全國近200名代表參加在香港舉行的“國際聯合之路慈善協會2000年世界大會”。出席這次會議的有3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名代表,其中中國大陸地區代表占了將近一半。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董建華出席這次會議,并與閻明復會長親切會面。大會期間,閻明復會長以“慈善的災難救助”為題,結合1998年長江、松花江流域洪災的慈善救助,進行了成功的、頗具影響力的講演,受到與會者的特別關注和熱烈歡迎。國際聯合之路慈善協會董事會主席阿瑟·貝利斯在講話中,特別講到中國大陸眾多代表參加這次會議的意義和影響。他還講到中華慈善總會是國際聯合之路慈善協會的新成員,他們將重點幫助中華慈善總會推進中國的慈善事業。
閻明復任會長期間,中華慈善總會與世界宣明會的交流與合作也更加深入廣泛了。
2000年l0月,閻明復會長率中華慈善總會代表團一行7人,應邀到美國世界宣明會總部進行訪問。在那里,雙方在非常友好的氣氛中交談,中國代表團實地考察了宣明會的工作,賀迪恩主席和宣明會其他領導還回答了閻明復會長提出的關于行政經費、怎樣對各地辦事處進行評估、香港辦事處在資金分配上是否要向總部報批、 對工作人員有何要求等問題。
對于這次訪問和考察,閻明復會長做了詳盡的記錄、深入的思考。他從美國考察回來不久,就撰寫并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了《美國慈善事業一瞥》一書,書中有一個章節是專門介紹宣明會、專門介紹這次交流訪問的,還有一個章節寫了“宣明會與中國的關系”。書中是這樣介紹的:“宣明會于1950年正式成立,50年來已發展為國際性的民間慈善機構。到2000年世界宣明會在全球89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辦事處,實施2917個項目,受惠兒童1531743名,當年善款支出5.866億美元?!?/span>
“宣明會在中國內地的援助項目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早在1982年,宣明會捐助了164萬元人民幣,用于解決青海水災災民的生活困難和災后重建工作,開始了在中國的救災工作。之后,又相繼在云南省昌源縣進行佤族自治地區的地震救援及重建小學項目,在山東沂蒙山區開展了農村社區發展項目。此后,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宣明會在中國的救災、扶貧發展項目有了長足的發展。進入90年代,宣明會在我國的項目更趨成熟,主要集中在中國西南和西北貧困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區。服務對象包括了災民和貧困群體。項目種類可歸納為:扶貧發展工作,救災、災后重建及防災,對孤兒及有特殊需要兒童的服務。
“從1982年至2000年,宣明會在我國的項目累計175個,分布在25個省、自治區,總金額3.1億多元,其中49%用于救災及重建工作,其余51%用于各種類型的發展項目,包括農村綜合社區發展、以兒童為本的地區發展、教育及人才培訓、醫療衛生、孤兒及特殊需要服務等?!?/span>
閻明復離開中華慈善總會會長的職位之后,世界宣明會全球主席賀迪恩(Dean Hirsch)先生,多次動情地對中國的媒體記者說:“閻明復和我是非常好的朋友,他是一個很有智慧、很有遠見、很有激情的人,盡管他現在已經退休了,我依然非常尊重他,并且與他保持熱線聯系。事實上,是他幫助宣明會進入中國開展工作的,他讓宣明會與中國扶貧辦取得了聯系,國務院給了我們一個發展的空間以后,宣明會在中國才會有現在的規模和成效。當我們在中國的慈善項目不斷取得新的進展時,當我們與中華慈善總會有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合作時,我常常會想到他,從內心里感激他?!?nbsp;
在崔乃夫任會長的幾年里,中華慈善總會成功地為全國孤兒院患有唇腭裂的孤兒做了免費矯治手術。閻明復到中華慈善總會任會長后,繼續把這一項目做好做大,到1998年底全國孤兒院中患唇腭裂的3110名孤兒免費得到了成功矯治??倳谶@一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掌握了貧困地區患唇腭裂兒童的詳細情況并和各有關單位建立了廣泛的聯系。這個慈善項目不但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都產生了很大很好的影響。
1999年,美國“微笑列車”國際慈善組織開始了與中華慈善總會的合作。1999年3月19日至22日,國際“微笑列車”代表在閻明復會長的安排下,赴青海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了考察。這個醫院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成功地進行了貧困患兒唇腭裂矯治手術。3月22日,閻明復會長會見“微笑列車”代表曾安海一行。雙方達成了為中國貧困家庭唇腭裂患兒進行矯治的初步意向。“微笑列車”表示愿為矯治手術提供資助,手術完全由中國醫生實施。4月19日,“微笑列車”組織創始人及董事、CA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嘉廉先生代表國際“微笑列車”與閻明復會長正式簽署了“微笑列車”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的第一份協議:由“微笑列車”出資50萬美元,為青海、甘肅、湖北、廣西4省(區)的2000名貧困家庭青少年唇腭裂患者進行矯治手術。由中華慈善總會負責組織實施。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兼任中國“特奧會”主席的中華慈善總會會長閻明復,應邀前往美國,與國際“特奧會”研討中國“特奧”發展,并借此機會訪問了“微笑列車”美國總部。那時,中華慈善總會與“微笑列車”的初步合作已經成功完成,4個省的2000名唇腭裂的貧困患兒臉上綻放了美麗的笑容。那時,閻明復會長帶領總會的工作人員與全國各地慈善組織合作,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為國際“微笑列車”開通了四通八達的路線。
2000年3月,美國“微笑列車”代表、為這項合作捐助2000萬美元的“微笑列車”組織創始人及董事、CA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嘉廉先生、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專程到北京,與中華慈善總會簽署雙方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2000年3月2日的上午9點30分,中華慈善總會和“微笑列車”的簽字儀式正式開始。胡啟立副主席、閻明復會長和尤曉光總裁陪同喬治·布什和王嘉廉先生以及布什夫人芭芭拉步入會場。
會上,在國際兒童事業方面有著杰出貢獻的“微笑列車”總裁尤曉光(Baxter Urist)介紹了與中華慈善總會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這次合作,介紹了合作消除中國唇腭裂問題的計劃,介紹了3月2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的有千余名中國醫務人員參加的第一屆國際微笑列車唇腭裂治療學術研討會。同時,還介紹了使這次合作得以實現、為這項計劃帶來2000萬美元慷慨資助的王嘉廉先生。王嘉廉先生則介紹了給予“ 微笑列車”大力支持的美國前總統布什先生。會上,閻明復會長代表中華慈善總會向尊敬的布什先生和夫人芭芭拉,尊敬的王嘉廉先生,尊敬的胡啟立副主席,向與會的各位嘉賓和新聞界的朋友表示了最熱烈的歡迎。然后,他向大家介紹了中華慈善總會。他說:“中華慈善總會是1994年經中國政府批準成立的全國性非營利公益團體。5年來,我們盡了一切努力,為社會上不幸的困難的群體和個人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我們有幸成為國際聯合勸募協會的成員?!痹谡劦酱诫窳褑栴}時,他說:“中國是一個唇腭裂高發的國家,這種疾病給貧困的患兒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中華慈善總會自1996年起到1998年底,免費為全國3000多名患有唇腭裂的孤兒做了矯治手術?!苯又?,閻會長講到了王嘉廉先生和慈善總會與“微笑列車”的合作。閻會長說:“王嘉廉先生長期以來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他所創辦的‘微笑列車’本著播種愛心、收獲微笑的人道主義宗旨,對世界各地貧困的、患有唇腭裂的兒童進行救助。去年,我們中華慈善總會與‘微笑列車’進行了初步的合作,成功地為中國4個省的2000名貧困患兒做了免費的矯治手術。今年,慈善總會將繼續與‘微笑列車’合作,我們已經邀請了中國醫學基金會、中華口腔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的專家及各地的慈善會參加‘微笑列車’的項目。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這個項目一定會順利地向前推進。”說到最后,閻會長舉目向坐在主席臺上的布什先生致意,面帶微笑地說:“在這里,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布什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更是慈善事業熱心的倡導者。同時,先生全家還是社會公益事業的積極的參與者。布什先生和夫人這次對北京的訪問,不僅會極大地推動‘微笑列車’的項目,而且對中國的慈善事業也有積極的影響和促進?!遍惷鲝蜁L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講話。而后,主持人分別用中文和英文宣布:“微笑列車”和中華慈善總會合作的簽字儀式開始,請尤曉光先生和閻明復會長分別代表“微笑列車”和中華慈善總會簽字。
閻明復和尤曉光邁著穩健和諧的步子走向主席臺前面的簽字桌。簽字桌上鋪著潔白的桌布,桌子的左上角和右上角擺放著中國國旗和美國國旗,中間有一盆綠葉襯托夾雜著紅色、紫色、粉色的鮮花。尤曉光和閻明復莊重地簽字。他們的身后站立著兩個穿著紅色真絲旗袍的中國姑娘。簽完了,他們交換文本,站起,微笑著熱烈握手。
簽字儀式以后,王嘉廉先生、尤曉光先生和閻明復會長又主持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從此,由中美兩國慈善工作者開動的“微笑列車”在中華大地安全、迅速地前進,越來越多患有唇腭裂的貧困兒童得到了及時成功的救治。
閻明復任會長期間,中華慈善總會與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的聯系與合作也越來越密切和廣泛了。比如從1998年到2000年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里,在中華慈善總會的安排下,“慈濟”與甘肅省慈善會合作,分別為甘肅隴東地區極為缺水的562戶和913戶村民修建了水窖。而后幾年里,慈濟和甘肅省慈善會合作實施的“慈善集雨工程”越做越大、越做越好。閻明復任會長期間還曾多次安排并參加“慈濟”在大陸地區的賑災活動。
2000年12月10日,我隨閻明復到河南駐馬店平輿縣,參加臺灣慈濟在當地的賑災活動。慈濟這次來大陸賑災,還是由王端正先生帶隊,共來了五十多名師哥師姐。聽閻會長說,這五十多人在臺灣都是卓有成就的老板,當然也是慈濟的會員。他們不但常為扶危濟困的慈善事業捐款,而且來大陸的每人3萬元差旅費也是自己承擔的。在大陸賑災,他們的吃飯、住宿、交通等所有費用都由他們自己承擔。因為同胞的情義,臺灣慈濟會的會員許多都愿意來大陸扶危濟困。由于要來的太多,所以要報名、排隊、等候,往往要等上兩三年才能如愿。
閻會長與王端正先生在駐馬店一個招待所見面。
“端正兄,辛苦啦!”閻會長說?!伴惒块L,您好!”王端正還是稱呼閻會長為閻部長。我聽他這樣說過:閻部長是我們永遠的部長。
兩位老朋友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王端正先生到后不久,慈濟的師哥師姐們也到了。閻會長又下樓迎接,對他們一一問候。
在招待所的小會議室,慈濟的師哥師姐們都坐下休息了。他們面前放著茶、礦泉水和水果。閻會長、河南有關方面負責人坐在他們的對面。
閻會長微笑著招呼大家喝茶、吃水果,暖融融的氣息在會議室里彌漫著。
已經脫掉棉衣的王端正先生站起來,高興地說:“非常感謝閻部長又使我們與平輿縣的鄉親們結緣。八九年前,我們初次與河南、與大陸的同胞們結緣就是閻部長給我們多方聯絡,就是因為閻部長那溫暖、有力、及時的援手。閻部長給了我們很多鼓勵很多指導很多幫助。大陸各級政府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很好的配合。我們非常感謝,非常感恩?!?/span>
王端正情深意長地望著閻會長,望著在座所有的人,接著說:“我們慈濟基金會的慈濟醫院里存有20萬例愛心人士捐獻的骨髓,以備救死扶傷。美國人、歐洲人到我們那里配對骨髓配不上,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人到我們那里配對骨髓很難配上,而我們中國大陸的同胞們到我們那里配對骨髓的成功率卻很高。為祖國大陸病人捐獻骨髓的臺灣人與這些病人并不相識,也沒有任何關系,可他們的基因卻是相同的,他們的血管里流著一樣的血液。這就是證明,證明我們同是中國人。說不定幾百年前,我們的先輩還是同一個家族的成員呢!”
我注意到,此時的閻明復眼睛睜得大大的,眼里閃爍著異樣的光亮。在這往后的日子里,在不同場合,閻會長介紹臺灣慈濟功德會時,我都會聽到他動情地講述王端正先生這番話。
王端正講話后,閻會長站起來,極富感染力地對大家說:“哪里有災難有特別需要救助的困難群體,哪里就有慈濟人的足跡,就有慈濟人有力的援手和對大陸同胞深厚的情義。我們不但要代表那些得到慈濟人救助的災民,代表在慈濟人捐建的學校里讀書學習的孩子們向慈濟人表示由衷的謝意,我們還要學習慈濟人全心全意扶危濟困的精神?!倍螅悤L又說:“請轉達我們對證嚴上人最誠摯、最親切的問候,祝他老人家健康長壽、造福人類?!?/span>
閻會長和臺灣的證嚴法師一直沒有機會見面,可他們的心一直是相通的。
片刻休息以后,慈濟人就出發了。他們這一天的夜晚將在平輿縣招待所度過。
閻會長沒有和他們一起走,因為晚上無論多晚,河南省副省長李志斌都會從鄭州趕到駐馬店。他將和閻會長一同參加慈濟人轉天一早在平輿縣的賑災發放。
晚飯時間過了許久,李志斌副省長才趕到駐馬店招待所。因為知道李副省長正往那里趕,知道他還沒吃晚飯,閻會長便一直等著,等他到來時共進晚餐。
李志斌副省長來了。他挺興奮,和閻會長握手并相互問候,又和我們說,他一路上一直在想,想到很快就要見到閻明復同志了,心里很是激動。
李志斌副省長身材高大魁梧,圓臉,濃眉,一雙不是很大的眼睛里浸滿了憨厚、真誠、沉穩和睿智。他和閻會長也許是初次見面,可給我的感覺是他對閻明復早就熟悉了解,而且總是流露出由衷的欽佩與尊重。吃飯時,他向閻會長介紹了河南省的一些情況,特別是鄉村受災地區的情況;閻會長則向他介紹了中華慈善總會的一些慈善項目。
我一向有早起的習慣。轉天早晨,我照例起得很早,到閻會長的房間巴巴頭,發現他早就起來了。
“我們得早一點到現場,不能晚了。”閻會長說,而且把一切隨身之物都準備好了。他要求吃了早餐即刻出發。我和他幾次出來他都是這樣,到災區去,到普通百姓中間,他從來是一分鐘都不愿耽誤。
天,照例很冷。寒風在沒有遮攔的中原大地肆無忌憚地橫行。這時是12月11日清晨,太陽還沒有露出頭臉,閻明復會長和李志斌副省長已經帶領大家到達了平輿縣救災物資發放現場,與王端正先生帶領的慈濟的師哥師姐們及先期到達的總會副會長賀同興,總會救災委員會的兩位同志會合。
發放現場在縣城倉庫的一個大院子內。院子的一端擺放著一大垛一大垛的面粉。領取救災物資的村民們也已經到現場了。平輿縣是河南遭受水災最嚴重的地方,前不久,王端正先生等慈濟人在閻會長的介紹下曾來這里考察災情。這一次慈善救助,他們將向這里的1萬余戶4萬多災民每人捐助60斤面粉、一件棉衣,還有發到各戶的1.7萬條棉被。今后,慈濟人還將在這里捐建學校、敬老院、農民新村。
閻會長和李副省長都親切地詢問了慈濟人旅途、住宿休息、飲食等方面的情況,問他們是否習慣,有沒有需要他們幫助解決的問題。慈濟人微笑著,他們十分感謝閻會長、李副省長,感謝河南省政府和人民給了他們這次為同胞做善事好事的機會。對于個人的飲食起居,他們一向沒有任何特別的要求。我注意到,閻會長特別關照河南方面有關領導對慈濟人飲食起居的安排一定要注意衛生。
發放儀式開始了,閻會長首先講話。他站立起來,雙手拿著話筒,寒風吹在他那張和善、溫暖、充滿激情的臉上,仿佛被化解了。他代表中華慈善總會向平輿縣鄉親們表示由衷的問候,他簡明又極為生動地向大家介紹了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的情況,介紹了中華慈善總會的工作。閻明復的講話總是那樣使人熱血沸騰,全場的人都被他的講話深深地感染著、激勵著。我覺得,聽他的講話是一種心靈的凈化,是一種學習和啟發,是一種難以替代的享受。我想,大家一定也和我有同樣的感覺。
李志斌開始講話了。他的講話像他人一樣平易、親切。大家聽他的講話,聽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對民情的體察與關懷,聽到了改革開放的創新意識和穩健扎實的腳步聲,聽到了他們對我國臺灣同胞的情誼和感激之情。
河南人民是幸福的。
王端正先生站起來了,他微笑著,大聲問大家:“我說的臺灣普通話和你們的普通話一樣不一樣呀?”他環顧整個會場,又大聲接著說:“一樣!因為我們同是中國人,同是炎黃子孫。現在,天氣很冷,可我們的心不冷。臺灣離平輿的路很遠,但我們的心貼得很近?!?/span>
全場鴉雀無聲。寒風似乎停止了吹動。
接著慈濟會的德僑法師宣讀上人——證嚴法師給平輿災民的慰問信。災民們仔細聆聽,細心品味,他們似乎已經看到了證嚴法師慈祥慈愛的面容。
發放開始了。正像閻會長說的那樣,慈濟人的發放可不是做樣子的。他們幾十個人分成若干小組,把面粉等糧食和物品,手把手地送到災民手里。閻會長告訴大家,慈濟人是一定要確保把最好的救災物品送給災民。比如在選擇和加工面粉時,他們在貨比三家的前提下,還兩次對面粉進行了化驗,以確保面粉的優質。
發放活動工作持續了兩天。每天都是從早發到天黑。慈濟人一直都是精神飽滿、兢兢業業。每發到一戶時,他們都要拉著鄉親的手,誠懇地說:“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來,吃一點餅干充充饑,手上再擦一點油,別把手凍了?!币贿呎f,一邊把餅干和防凍油放到鄉親手里。我看到好幾位女士用自己纖細、白嫩的小手把防凍油仔細擦在老農那極為粗糙的大手上。
閻會長和河南相關領導也參加了慈濟人的發放活動,他幫著為領到物資的災民登記,也像壯勞力那樣,為災民搬運面粉。
這期間,閻會長還抽空看望了平輿縣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那所敬老院在一條土路的旁邊。說錯了,應該說在土路的下面。因為那條土路高出敬老院所在的平地足有4~5米。要到那個敬老院,就必須順著路邊的斜坡走下去。閻會長就是和大家一起順著那挺陡的斜坡走下去的。
幾間不舊也不新的平房,一個不大也不太小的院子,這是一個很簡陋的敬老院。和我想像中的、和我以往見過的敬老院一點都不一樣。
閻會長走進老人居住的房子。那里有幾位老太太。閻會長問她們吃得好不好,睡得行不行,有什么難處沒有。老人們似乎對眼下的一切還滿意,可閻會長的眼睛里卻不時閃出負疚、不安的目光。
敬老院的負責人不在,說是也到慈濟的發放現場去了,去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領取面粉等救災物資。不大的工夫,那負責人,一個50多歲的男人扛著面粉回來了。閻會長又向他詢問了敬老院的一些情況,當即決定由慈善總會資助這里1萬元,以改善這里老人們的生活,并將與臺灣慈濟基金會合作重建這所敬老院。而后,閻會長又從自己的衣兜里掏出幾張百元鈔票,說是要買一口豬,給這里的老人們改善一下伙食。老人們高興感動得不得了。也許到這時,他們還不知道這個從北京來的,和善的,為他們帶來幸運的,年紀也不小的人叫什么名字。
閻會長和老人們告別了,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我注意到幾位老人一直扶著門框望著閻會長遠去的背影,深情地目不轉睛地望著。
12月11日晚上,勞累了一天的慈濟人簡單地吃過晚飯,又和河南的百姓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聯歡晚會。我參加過的聯歡會不是很多,我敢說,那是我所看到過的最令人愉快、興奮、激動、難忘的聯歡晚會。所有與會者都參加了表演,所有與會者好像都變成了活潑的、無憂無慮的孩子。閻會長和王端正先生,和大家一起唱一起蹦一起表演。
12月12日一大早,慈濟人便又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賑災發放工作中。
當天,慈濟人是在晚上接近11點的時候才由發放現場趕回住處,才吃上晚飯。
在飯廳,閻會長向他們豎起大拇指,由衷地贊揚他們為貧困百姓的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那一天,閻會長睡得很晚。
12月13日清晨6點,天還沒有亮,慈濟人已整裝待發。他們將經上海、香港回臺灣。閻會長也和大家一樣早早就起來相送。他的精神十分飽滿,盡管他已經是70歲的老人了,盡管他前一夜睡得很少。
……
閻明復任中華慈善總會會長期間,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與大陸的慈善合作項目很多,不但貧困山村、受災地區與慈濟有了很好的合作,就是像上海這樣經濟發達的地區也與之合作,成功實施了有利于困難群眾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醫療合作項目。對此,那些地區的百姓、慈善組織和政府都非常高興,都感激慈濟溝通了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的聯系,把臺灣同胞的關愛帶給了大陸的貧困群體。
2001年1月6日,閻明復又一次到貴州參加慈濟人的發放活動,我也參加了。那是個星期六,中午12點半,閻明復會長與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王端正先生相隔5分鐘,分別從廣州和南京抵達貴陽機場。在飛機出口前面的走道上,我遠遠看見閻會長只身一人大步走來,手里拎著行李,肩上背著背包。我快步過去,接過他的行李和背包。他的背包和行李可不輕,后來我知道,那里面放了許多書、資料和他剛剛寫完的一篇一萬多字的文章。他和來迎接他的省領導握手、寒暄后問我:“王端正先生到了沒有?”我說:“馬上就到?!闭f著,王端正先生已經從另一個出口走來了,也是只身一人,帶著許多行李。那時,中華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和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的師哥師姐已經先期到達了。
大家匆匆走出機場后,閻會長和王端正先生都要求即刻就到貴州花溪的發放現場。那之前,在閻會長的安排下,先期到達的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賀同興、副秘書長張心國和總會救災委員會蔣傳高、陳耀卿、錢小英等隨慈濟人一大早就在花溪給貧困山區的村民發放救濟物資了。
經過緊急的奔波,閻會長和王端正先生終于趕上了這次“發放”的尾聲。
閻會長和王端正先生緊走著,走到一位剛剛領到救濟品的老農跟前。老農飽經風霜的臉上滿是感激的笑紋,他已經領到了精白的面粉、厚實暖和的棉被棉衣、非常實用的小藥箱,還有鞋子和襪子。聽說,慈濟人最初的發放計劃中并沒有鞋子和襪子,他們在這里考察時,發現許多山區的村民大冷天里居然沒有鞋穿,才緊急給每一個人都買了暖和的鞋襪。
閻會長和王端正先生察看了老人領到的物品,他們和老人一樣高興。閻會長還特別詢問了老人家里的情況,看到老人帶著的小孫子,愛撫地摸著小孩兒的頭說:“要把孩子帶好,送他上學,他們這一代一定要有文化,有好多好多的知識。”說著,從自己衣袋里掏出200元錢塞給老農,并祝他全家過一個好年。老農,還有那里所有的村民都感激不盡。
臺灣慈濟人在花溪的高坡、麥坪等5個鄉的發放,只是在貴州扶貧的第一站。在以后的幾天里,62位慈濟的師哥師姐到了離貴陽更遠的羅甸縣的羅沙、董架和紫云縣的宗地等道路十分崎嶇的鄉村。這一次對貴州貧困村民的救助,他們共計發放救濟糧400余噸、棉被5685床、棉衣12861件,還有大量的鞋襪和常備藥品,使58個村子3869戶13462名村民受益。為從根本上幫助這里的人們脫貧,慈濟人還將在這里援建新村,支援教育。
閻會長安排總會副會長賀同興和總會救災委員會4名工作人員分兩路隨慈濟分別到不同的發放現場。
在花溪,閻會長向慈濟所有來貴州的師哥師姐表示了親切的慰問和由衷的祝福。在發放現場,他和他們握手、熱烈交談。
也就是半年前,在北京的中華慈善總會,我聽到閻會長向王端正先生和同來的慈濟師哥師姐們介紹貴州等山區貧困村民非常艱難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況,建議他們再次到那里實施慈善項目。閻會長還親自與貴州省主要領導聯系,安排總會工作人員與慈濟人一同到貴州山區考察。真沒有想到,只這么短的時間,貴州貧困山區村民就又感受到了來自祖國寶島臺灣那溫暖的慈善之光,感受到了慈濟人的深情厚誼和高風亮節。
貴州人感激慈濟人,感激臺灣同胞,更感激閻會長。從1996年閻明復徒步在貴州極貧困的麻山地區考察,并成功地實施了山上村民向山下移民的扶貧項目以來,他一直惦記著這里許多還沒有脫貧的村民。
閻明復任會長期間,中華慈善總會還與美國LDS慈善基金會建立了合作關系,這種合作也是延續了十多年,一直延續到2014年,而且還繼續延續著。
傾心“燭光工程”
閻明復任會長期間,原有的慈善項目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也確立實施了一些新的慈善項目。旨在幫助貧困鄉村民辦教師的“燭光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關于總會的燭光工程,我前后多次聽閻會長講過它的來龍去脈。
閻會長還清楚地記得北京電視臺年輕的女編導趙燕英。他告訴我,趙燕英和她的幾個同事,還有一些熱心的社會人士是燭光工程最早的發起人。
原在國家科委某研究中心當主任的武欣欣教授曾向趙燕英他們提供了一些農村貧困教師工作、生活的情況,建議他們去拍一部專題片。武欣欣教授的一位朋友,曾在河北保定山區當過農村教師的美籍華人,當時已經向保定地區的120名貧困教師捐助了3000多美元。
趙燕英他們很快就下到保定山區了。他們翻山越嶺,含著熱淚走訪那里的農村教師、學生和村民。走訪中,趙燕英還寫了一篇催人淚下的采訪手記。
1995年底,趙燕英和她的同事們拍攝了一部很真實、很生動、很深刻、很感人的電視專題片——《撥亮燭光》,介紹了山區貧困教師的情況,令觀眾難以忘記。他們是含著辛酸的眼淚,用人世間最崇高的慈愛之心,以比他們翻越的大山還要厚重的責任感,拍攝完成這部不同尋常的電視紀錄片的。拍片子是需要錢的,很多很多的錢。按常規,要找有錢的企業贊助,而拍這部電視片的錢則是他們和朋友共34人每人掏3000元湊齊的。他們不是名聲顯赫的人,也不是腰纏萬貫的大亨。他們是工薪階層,一群拿工資的普通人。他們為什么會樂意這樣做呢?這正如趙燕英說的:“我們想向全社會傳達一個信息,一種信念:當我們向那些可敬可愛卻又生活得十分艱難的山鄉教師們伸出援助之手、獻上一份愛心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是幫助了他們,也實實在在是拯救了自己。通過這樣的行動,喚起了我們心中的真、善、美。”
閻明復一直清楚地記著這些“小人物”,一直敬重著他們。他告訴我,就是這樣一批關注中國教育事業、憂慮中國農村教育落后狀況的社會人士發起了旨在幫助中國農村的貧困教師,特別是其中最貧困的農村非公辦教師,減輕生活困難、提高業務素質的民間社會公益事業——燭光工程。
燭光工程經過三年多的艱難籌備,于1998年4月由中華慈善總會正式啟動。由于不久后,我國長江、松花江流域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由于閻明復和中華慈善總會的同志們全力以赴抗洪賑災,燭光工程未能真正全面啟動,但閻明復一直惦記著這件事。同年11月,經他聯絡、斡旋,世界宣明會與中華慈善總會簽訂協議,成立了燭光工程項目辦公室,共同推動燭光工程在海內外的運作實施。
1999年夏天,我曾請閻會長介紹他與燭光工程,可他談的卻都是總會副會長張萬欣和燭光工程辦公室主任王曉莉。
他介紹說:“燭光工程由中華慈善總會全面啟動以來,一直由副會長張萬欣同志負責。張萬欣是位很有成就的教授,原是中共中央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是我們國家最大的企業之一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的老總,現在還是全國政協委員?!遍悤L還特別介紹說:“張萬欣同志是一位極富愛心的共產黨員,專家型的領導干部,對燭光工程有著很深刻的理解。幾年前,萬欣同志就聯絡了他在大學時代的一些同學共同捐助20萬元,在河北省易縣捐建了一所學校。學校的許多設備都是現代化的,萬欣他們一直關心著這個學校的教學,尤其關心對教師的培養與幫助。”
在慈善總會,我見過張萬欣副會長。他個子不高,方臉、大耳,一雙眼睛黑亮亮的挺有精神。慈善總會做項目遇到經濟、技術方面的問題時,閻會長也常常要請他來。但張萬欣畢竟不是駐會的副會長,不可能常來慈善總會。以我的觀察、了解,燭光工程的領導、決策,乃至募捐多半都是閻會長做的。
談到王曉莉,閻會長說:“她和這個項目的發起人趙燕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都是非常善良的好心人。趙燕英在北京電視臺的工作任務是很繁重的,不可能有許多時間做這項慈善工作。燭光工程在中華慈善總會全面啟動以后,需要有一位專職的工作人員,趙燕英希望王曉莉能來。她們在一起傾心交談,有一次竟談到凌晨4點。王曉莉原是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出版社的一個部門負責人,后來又開了一家自己的廣告公司。了解了燭光工程以后,她被那些在困境中的鄉村教師,被那些熱心慈善事業的好心人深深地感動著,毅然關閉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全身心地投入到燭光工程?!?/span>
在這以后,我聽閻會長與別人談起燭光工程的工作,還很具體地講到了王曉莉工作的主動、負責、嚴謹,沒有機關的官氣等。作為一個高級領導干部,能這樣了解下屬,能這樣知人善任,真是難能可貴。
閻明復對燭光工程的每一項工作都是很關注很清楚的。他說,為搞好這項工程,燭光工程辦公室的同志們夜以繼日,東奔西跑,一邊搞好宣傳,一邊為項目籌募善款,采取發放生活補助、獎勵優秀教師等方式幫助農村貧困教師。
燭光工程全面啟動后,便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是由于閻明復的聯絡,教育部長陳至立親任名譽理事長,在有關政策和業務開展方面給予指導;廣電總局、中央電視臺及其他新聞媒體在宣傳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毋庸諱言,燭光工程全面啟動以后最初的一段時間里,盡管做了許多宣傳,但募捐的情況并不理想。一些在慈善界很有些威望的人士,對是否應該在這個方面立項產生了疑問,慈善機構內部也頗有些微詞,但閻明復卻一如既往地支持這個項目,對幫助農村貧困教師充滿了信心和永遠不會改變的情感。
1999年初的一天,王曉莉向閻會長匯報說,張藝謀剛剛拍攝了一部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問是否可以以閻會長的名義給張藝謀寫一封信,約請他談一談,請他加盟對燭光工程的宣傳。
閻明復欣然同意,高興地說:“可以,當然可以。”
張藝謀很快就回了信。對閻明復,他是很敬仰很信賴的,盡管他和閻明復還沒有過直接的交往。
1月28日,閻明復、王曉莉等與張藝謀在一個小茶園見面。
他們像老朋友一樣握手,像老朋友一樣熱烈交談。
閻明復向張藝謀介紹了農村貧困教師的情況,介紹了中華慈善總會的燭光工程。張藝謀被閻明復對貧困教師那異常深厚的情感和對慈善工作深入、透徹、深刻的了解深深感染著。他對閻明復說:“我來自農村,出身農民。我也特別了解他們的情況,幫助他們是我責無旁貸的事。希望你們把這件事做大,像希望工程一樣大。你們希望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span>
此后,張藝謀積極為慈善事業、為燭光工程做了他所能做的,并不斷在做。
在閻明復的主持下,總會領導和燭光工程名譽理事長、教育部長陳至立又找了廣電總局和中影公司,幾方商定:從4月18日到5月5日,張藝謀率劇組先后在北京、天津、廣州、上海等11個大城市舉行首映式并與觀眾見面,首映式的票房收入全部捐助燭光工程。該影片在全國發行的所有拷貝前面,加映1分鐘的燭光工程公益廣告。5萬張宣傳海報和50張宣傳卡片上,都標示出燭光工程的內容。中央電視臺、天津電視臺、上海電視臺、重慶電視臺和廣東電視臺都發布了燭光工程的公益廣告。
談到這些,閻明復總是要談到副會長吳建國,說那些日子吳建國多次與廣電總局聯系,對燭光工程的成功宣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燭光工程的宣傳、啟動極大地激發了大家的慈愛之心。海內外企業關注、支持燭光工程的越來越多。一家頗有影響的證券公司捐出了一天的營業收入,一個知名企業捐獻了1000臺電腦。日本的一家航空公司在北京——東京之間的班機上專門為燭光工程設立了捐款箱,動員乘客把零錢捐獻給燭光工程,幫助那些令人尊敬的鄉村貧困教師。閻明復對這家航空公司老板也當過鄉村教師的特殊經歷很清楚,常常介紹給人們,介紹他們這項特別的慈善義舉。美國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與中華慈善總會攜手,共同舉辦“心心相印,書送愛心”公益活動。閻明復對這一活動也給予了許多的關注與支持。2000年的一個早晨,我曾參加過總會和麥當勞公司在天津南樓一家麥當勞餐廳舉行的捐贈儀式。那天,我不但看到了像南開大學這樣的許多單位的義舉(南開大學那天捐贈了《英漢對照迷你手冊》、《六用成語詞典》、《英漢雙解最新學生多用詞典》等許多好書,總價值35000元),而且看到了許多城市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為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們捐獻嶄新的自己喜愛的圖書。中華慈善總會和麥當勞公司用這許許多多捐贈來的圖書,在全國特別是中西部貧困地區建立300個“燭光圖書室”。這些圖書室既豐富了貧困鄉村學生的學習及業余生活,又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學內容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還使得城鄉學校之間、家庭孩子之間可以互通有無,共享教育資源。
來自民間的對燭光工程的捐助,充分表現了普通群眾對農村教育的關心。燭光工程啟動初期,曾在四川西昌一所小學任校長的一位老人就捐贈了自己積蓄的3000元錢。對于教師他是熟悉的,是極有感情的,也深知為在困境中的鄉村教師提供幫助有多么重要。一個青年工人所在企業困難,常常不能按時領到工資,可他還是為燭光工程捐助了他一個月僅300元的工資。一位老將軍的女兒捐出了父親生前省吃儉用留下的幾萬元錢,以此告慰父親的亡靈。在燭光工程辦公室,像這樣令人感動不已的事例幾乎每天都能遇到。我們的《慈善》雜志刊登了閻明復寫的文章《燭光工程的前后左右》和一位記者關于鄉村貧困教師窘況的報道以后,不斷有讀者通過我們向燭光工程捐款。那一陣子,我每周到慈善總會,都要帶著讀者的捐款。我還看過中央民族大學民族系的全體學生寫給閻明復會長的一封感人至深的來信,還有他們交給閻會長的1000多元捐款。
他們在信中寫道:
我們是來自邊疆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其中相當多的一部分來自農村。農村曾經很苦很窮,也曾經幾乎沒有什么學校。今天,來到北京、來到了這少數民族的最高學府上大學,我們多幸福啊。我們心底滿是對黨、對國家無盡的感激,是對在貧寒與孤寂中數十年如一日辛苦操勞卻至今無悔的教師們深深的敬仰。
有一名同學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在廣西百色老區有這么一位鄉村民辦教師,為了給學校那漏雨的稻草屋頂換上瓦片,爬山挖草藥以換錢,卻因疲勞過度失足摔死!臨死前只有一句遺言:“把我那張床賣了吧,多換幾塊瓦片……”那一刻,我們淚流滿面。
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的無私奉獻恰似燭燃,為人類普照光明——或許,燭光工程也正取其意吧。在學校里,我們開展了一個小小的活動,為燭光工程捐集到了這一千多元錢。錢不多,但,是我們的心意,是56顆滾燙的心。
閻會長,我們崇敬您,我們愿意把它交給您,再由您轉交到任何一位需要它的教師手中。
閻會長,我們可不可以提個小小的要求:
最好直接給老師買些必需品。老師心太好,一定又舍不得花,一定又要把錢用到學校去。我們理解他,可他自己太苦了!
我們能做的太少,我們的力量太小,可我們會長大。我們緊緊相握的是56個民族的手。我們會盡力的。若干年后,我們或許會回到西藏、新疆、廣西、云南……或許我們會經商、從政,也可能成為一名教師。無論怎樣,我們會永遠支持您,支持燭光工程!
閻會長看這封信時,眼睛濕潤了。
我隨閻明復去過河南、貴州等地的災區、貧困地區。每到一處,他都要調查貧困教師的情況,都要宣傳并具體安排燭光工程的實施。講起鄉村貧困教師的困難,講起廣大人民群眾對鄉村教師的關心與幫助,講起慈善總會對鄉村貧困教師幫助的具體措施,他總是非常動情的。
1998年底,寒風在華北大地肆虐的時候,閻會長安排慈善總會工作人員相繼到山西的靜樂縣和河北的阜平縣,對那里貧困教師的情況做了細致的調研,并在1999年元旦和春節前夕,分別由總會吳建國副會長和張漢興副會長帶隊,把每人500元的救助款面對面地送到靜樂和阜平的510名貧困教師手里。捧著這凝聚著一片片愛心的善款,老師們非常激動,紛紛表示不管今后遇到多大困難,決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堅守貧困地區教育崗位,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為祖國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那以后,這樣的救助活動每年都要搞幾次。
和閻明復安排、落實中華慈善總會的其他慈善項目一樣,在燭光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他也是發動全國各地100多個團體會員共同進行。他曾特別指示說:“燭光工程辦公室的工作應逐漸由操作型向支援型過渡,即逐漸減少直接操作項目的工作,而以勸募工作為主。募集到資金后,建立項目委托制度,與地方慈善機構簽署協議,委托他們按燭光工程的要求具體操作項目。”
1999年初,燭光工程全面啟動不久,我就聽閻明復會長這樣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有大家愛心熱力的聚合,一定會點燃一支支小小的蠟燭,并讓這目前還微弱的燭光盡快形成燎原之勢?!?
總會燭光工程辦公室的王曉莉對我說過這樣一件事:那是她第一次到山西靜樂縣調查貧困教師情況以后,她向閻會長匯報,其中講到一位非常好的教師,家境十分艱難。天下著雪,大地到處是冰凌,這位教師卻沒有錢給自己5歲的兒子買一雙鞋子。孩子的腳已經凍腫了,疼得直哭。一天,母親帶著孩子從一個店鋪門前走過,孩子蹲在那里不走了,哭喊著讓媽媽買一雙棉鞋。買一雙那樣的棉鞋只需要5元錢,可孩子的母親、那位教師的妻子卻無法給兒子買一雙本來無論如何都應該買的鞋子……王曉莉說,閻會長非常專注地聽她的匯報。這時,她注意到閻會長的眼圈有點發紅。
一個月以后,王曉莉又要到山西靜樂縣了。臨出差前的那天下午,閻會長走進王曉莉的辦公室,從自己衣兜里拿出500元錢,對王曉莉說:“你把這錢給那位老師,讓他給孩子買鞋穿。”
王曉莉說,當時她非常驚訝非常感動,沒想到一個月了,閻會長竟還一直惦記著這件事。
這之后不久,閻會長又批示,由慈善總會出資5萬元,給靜樂縣所有貧困的孩子們每人買了一雙10元錢的棉鞋,必須趕在春節前送去。
這些,只是燭光工程中的小插曲。
兩年的時間,在那些美麗卻還是貧瘠的山村,有多少艱難地執掌著教鞭的教師,因中華慈善總會的燭光工程,而得到了經濟上的幫助、精神上的撫慰、業務上的提高。多少農家子弟因此擺脫了愚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中華慈善總會的燭光工程得到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支持,其本身也是我國慈善事業在高層次上的一個發展。
兩年的時間,兩年前還微弱的燭光的確已成燎原之勢了,但閻明復從來沒有過一點沾沾自喜。在慈善總會內部的一次小型會議上,我聽他講道:“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燭光工程工作重心實施戰略性調整,并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方針是很必要的。但不管如何調整,都應圍繞對貧困地區困難教師的社會救助。幫助他們提高業務水平,從而取得合格的教師職稱,也是一種救助形式?!?/span>
有人說,鄉村貧困教師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了??砷惷鲝鸵琅f關注、關心著那些仍很困難的鄉村教師,盡管這部分人的相對數字已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