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閆明復會長在張北地震區群眾大會發表講話,鼓勵災民戰勝困難
災難救援中的膽識、智慧和奉獻
張北地震后的抗震救災
閻明復到中華慈善總會任會長之后不久的1998年1月10日上午,張家口以北地區發生強烈地震。
那是個星期天。那天下午,他找來副會長吳建國和兩位副秘書長楊團、張涌。他神情激動,聲調較往常也高了許多:“張北的地震,災民的困難,我們中華慈善總會不能坐視不管。災民的需要就是對我們的號令,我們應該立即組織一次行動,支援災區的老百姓?!?/span>
對張北震區災民的救助,他是深思熟慮過的。中華慈善總會自成立以來已經成功地做了并繼續做著幾個慈善項目,救助了許多急需救助的群體和個人。但是,相對來說那都是小范圍的、比較專一的,也是要持續進行的。此時,在突然降臨的自然災害面前,如果還只是在較小的范圍內進行募捐,顯然是無法對災區災民及時進行大規模救助的。他想到了廣泛發動群眾,想到了在民間要組織一次大范圍的慈善募捐和救助活動。起碼在北京,要即刻搞起來。他相信這樣的募捐是能成功的,相信人民群眾是有這個覺悟的,相信這樣的救助不但是對災民的救助也將是對社會道德良心的一次救助。
這樣的決定在當時是需要有一點勇氣和魄力的。因為多年以來,像這樣由群眾組織面向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慈善募捐還從未大規模地搞過。
副會長吳建國首先響應。他堅決地說:“明復說得對,我們應該迅速把我們的聲音傳播出去,發動社會各界,參與這件事。”
那時,吳建國剛剛到慈善總會擔任副會長。他原是《求是》雜志常務副總編,后出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來中華慈善總會任職,是他反復權衡后的慎重選擇,他說這是他畢生追求的理念在新條件下的延續,也是閻明復的人格對他感召的結果。
閻明復應該想到吳建國會支持這樣做,他和他在一起工作的慈善總會工作人員們都是非常了解的,他尤其注意了解他們各自的特點、優點。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力。
他對活動能力很強、交際也廣的張涌說:“你不是和北京電臺生活頻道的蘇京平臺長很熟嗎?你馬上去和他取得聯系,爭取他們的了解與支持,通過電臺,通過他們的節目,把我們的呼吁播出去?!?/span>
緊接著,他臉一側,又對口才好而且十分熟悉慈善工作的楊團說:“楊團啊,你即刻準備一下到電臺去講講。”
除了在北京大規模地發動群眾募捐、救助之外,他還草擬文件并請吳建國副會長把關,通知慈善總會在全國各地的團體會員,并與港、澳及海外的慈善機構取得聯系。
在他的安排和組織下,楊團、張涌和慈善總會所有工作人員都積極地像戰士投入戰斗那樣緊張、嚴肅地行動起來了。
張涌在散會之后,便按照閻會長的指示疾駛北京電臺,找到了蘇京平臺長。蘇臺長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決定改變當天晚間《人生熱線》原定的播音計劃,改播張北地震災區的情況,播出中華慈善總會關于捐助災區災民的呼吁,請中華慈善總會副秘書長楊團走進直播間做情況說明和動員。
播音員林白一走進電臺,就接到了臺長關于更換播音安排的指令。他有點措手不及。到電臺工作,主持每晚23點10分《人生熱線》以來,還未遇到今晚這樣突然改變預定節目、臨時趕制新節目的事情。他頭腦有些發漲,他也了解中華慈善總會組織的這次行動,他樂意做這樣的好事,只是要馬上重新準備,而且一定要做得很好。他問自己:“我能做好嗎?應該行,一定行!”他又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馬上對臺長說:“今晚原計劃的‘海外北京人’,約了嘉賓,剛剛來電話說,人已經上路了?!?/span>
蘇臺長堅決地說:“為災區廣播是頭等大事。那個節目推遲一星期播,趕緊打電話,把人擋回去?!彼t疑了一下,馬上說:“這個電話還是由我來打,我向他解釋?!倍笥旨鼻械貙α职渍f:你趕快去調資料來。”他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皶r間不多了,無論如何要把今晚的節目搶出來,時間就是生命。”
此時,林白心里已經很清楚了,23點10分一到,眾多的北京聽眾便會聽到他的聲音。而今晚他的播音將關系到北部高原上,那些遭受震災的災民的生死冷暖。
“各位收音機前的聽眾朋友,你們好!歡迎收聽《人生熱線》節目。每周日晚上這個時間,應該是我們的固定欄目‘海外北京人’。但是今天,我們的節目臨時做了變更?,F在,我們要談的是剛剛發生在張北地區的非常嚴重的地震,以及我們生活在北京的人們,能為220公里以外的那些災民做些什么事情……”
林白播音時,與在震區的記者不斷取得聯系,非常真實、生動、具體地向聽眾傳遞了地震災區的情況,并且告訴大家:
“我們得到消息,中華慈善總會正在發起一個捐獻活動?,F在,我們就請中華慈善總會的副秘書長楊團同志來談一談?!?/span>
楊團代表中華慈善總會那極富感染力的呼吁、講演,在聽眾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人們爭先恐后地打進熱線電話,表達自己對災區人民的關心與熱心,他們有的表示要捐衣物,有的表示要捐現金,有的建議把災民接進北京,分散到居民家中,等天暖和了再送他們回去。有人提議,這次中華慈善總會對張北災民的救助活動,就叫做“一周緊急救援行動”。
此時,閻明復也在收音機旁,也在聽這次不同尋常的廣播。他聽得熱血沸騰,他也要打進熱線電話,可怎么也打不過去。第二天,他又聽這個節目時,是在電臺的幫助下才打通這條熱線的。不過,他那時的心里又多了一份內疚、一份沉重。
閻明復沒有預料到,當林白和楊團通過電臺介紹了張北震區的災情和中華慈善總會的救援行動之后,一些極為熱心的聽眾便在已是凌晨的深夜趕到當時的中華慈善總會所在地,西皇城根南街9號。他們都是來捐贈的,為災區人民奉獻的。由于當時中華慈善總會沒有人值班,由于總會那時的辦公室還在一個國家機關大院里,所以這些前來捐贈的群眾被警衛擋在了大門外。群眾說:“我們是剛剛聽了廣播才來的,慈善總會應該有人??!”警衛人員只能如實說:“他們都下班了,辦公室里沒有人?!眮砭杩畹娜罕娪械牟焕斫?,也有的不相信,他們都不愿意離去。于是,雙方發生爭執。這時,警衛部門撥打110報警,警察到來,把大門前的人群驅散了。
一大早,閻明復來到西皇城根南街9號,聽說了發生在夜里的這件事情后,他頓時愣住了。他的心跳在加快,臉漲得通紅。他為那些深夜趕來捐贈的群眾感動著,更為自己沒有充分估計到群眾的慈善熱情、沒有安排工作人員值班而深深地自責。
他還沒有坐到椅子上。自走進辦公室,自聽說了這件事,他就一直愣愣地站著。
他來回走了幾步,喘著粗氣,轉身面向窗外。
“昨天夜里天那么冷,人家不睡覺跑了來,而我們自己卻躺在床上……”
他大聲說,神情激動,像是說給大家,更像是說給自己。他轉過身來,面向總會工作人員,接著說:
“他們留沒留電話呢?我親自去找他們賠禮道歉。是我們估計不足,沒留人值班,是我的失誤。”
頃刻之間,慈善總會就熱鬧起來了。
先是兩部熱線電話鈴聲不絕,緊接著,捐款捐物的人又紛至沓來。轉眼之間,慈善總會當時那古老的一明兩暗式的幾間大房就已經擠得滿滿當當了。
早上,第一個來捐款的是一個上中學的女孩。她就是從電臺的廣播里,得知中華慈善總會這一救助活動的。此前,她已經聽說了張北地震的事,但還沒有想到自己也應該伸出援手,是慈善總會的“呼吁”啟發了她的慈善意識。上中學之前,她一直和外公外婆生活在農村,深知農民蓋房的不易,深知農民生活的艱難。她鄭重地通過慈善總會工作人員,向災民捐獻了自己平日省吃儉用積蓄的200元錢。當她辦完各種手續轉身要離開慈善總會時,發現這里的工作人員已經快忙不過來了,馬上問:“我可以在這里幫忙嗎?當志愿者?!彼诘膶W校第二天就要放假了。
頂多只有兩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就有七十多人像這位小姑娘那樣,捐款之后又積極報名當志愿者。他們中有已經放假的學生,更多的是退休在家的成年人、老人。他們不單要在這里幫忙,還要求和慈善總會工作人員一起到救災一線。他們在辦公室門前排起了長隊,工作人員根據閻會長的要求,分別記下了他們的通信地址。
這時的閻明復,身先士卒,和大家一樣里里外外地忙活。他心里涌起了一股股熱浪,這熱浪在他本來就不平靜的心里使勁兒地翻騰著。
他注意到一位來捐款的腰直不起來的老太太。老太太從廣播里聽到給地震災民捐款的消息,馬上想到自己也要行善積德,也要幫助災民。她拿出自己積蓄的200元錢,又把兒子上班前送來的100元也添上,破天荒地打了一次面的。她心想這救急的事兒可得抓緊。她急火火地到了電臺,見了電臺的人,才知道捐款的地方不在電臺。電臺工作人員見老太太這么大年紀了,腰又不好,還這樣惦記地震災區的人民,很受感動,特意派了一輛公車送她到慈善總會。
閻明復為這位老太太樸素的奉獻精神感動著,他和老太太緊緊握手,還說了許多熱乎乎的感激的話。工作人員幫助老太太辦好捐款手續之后,他又趕緊安排總會兩位同志用車送老太太回家。
總會的這兩位同志一到老太太的家門口,心頓時像墜了一塊大石頭一樣沉重起來。他們看見,老太太住在一座舊的簡易樓底層的一間小屋子里。屋子進門的地方,堆了許多用編織袋裝著的煤渣,只留了一個人走道的地方。屋子里有一張破舊的老式木架床,一個不大的舊柜櫥。柜櫥上擺放著一臺14英寸日立牌彩電,這是整個屋子里唯一值錢的東西。屋子里生著火爐,爐子上坐著一把水壺,壺蓋啪嗒啪嗒響著,像是在述說著什么。兩個同志對視了一下,默默無語地離開了這間小屋。
回到總會,他們向會長匯報:“那老太太太窮了,自己沒有經濟收入,住在貧民窟一樣的房子里。我們不該收她的錢。”
閻明復聽著,眼睛濕潤了,對大家說:“我們中華民族,我們廣大的人民群眾歷來有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好傳統。面對許多老太太這樣的好心人,我們的慈善工作沒有任何理由做不好?!?/span>
對張北震區災民大規模的慈善救助,是新中國成立以后首次由民間組織發動的面向各階層群眾的公開的慈善募捐。最先得到這一信息的北京市民對這一慈善舉動反響異常熱烈,但領導層的一些質疑聲也頻頻傳來。閻明復想到了樸老,決定把眼下的工作和他的一些想法向樸老匯報,聽一聽樸老的意見。
閻明復又一次來到趙樸初先生家里,向樸老匯報中華慈善總會組織的對張北地震災區的慈善救助活動。他講了張北地區災情,講了中華慈善總會發出呼吁后,社會各界的反應,講了他和總會同志們下一步的打算。這時的樸老已經年過九旬,但依然精神矍鑠。聽他介紹災情和災區百姓遇到的困難時,樸老和他一樣,臉上都像有陰云不時掠過;聽他講到慈善總會所做的工作和他繼續要做的事情時,樸老和善的臉龐漸漸露出了由淺至深的笑意。
“你的決策是對的,你們做得很好!慈善的募捐與救助就應該這樣搞,沒有廣大民眾參與的慈善是沒有生命力的。這樣的慈善募捐與救助,也會大大增強人們的慈善意識,這是很需要很重要的?!睒憷险f,忽然把拐杖拿到手中,想即刻就站立起來。閻會長忙過去攙扶,說:“您需要什么,我幫您?!边@時,樸老的夫人過來了,樸老關照夫人看一看家里的存款,并決定為張北地震災民捐款10萬元。閻會長頓時愣了一下,不知說什么好。他很清楚,為了困境中的百姓,樸老的個人捐贈多年來一直未斷,樸老曾把在國際會議上得到的巨額獎金和國際友人的賀禮原封不動地捐獻給社會,其個人的工資、稿費收入也捐出很多,而樸老夫婦卻一直過著十分簡樸的生活。大家或許想象不到,樸老的內衣和在家穿的衣服破了總是補了又補。家中使用的暖水瓶,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種鐵網子的外皮??照{、電視都老掉了牙,卻仍在使用。一只用來盛水的塑料盆,竟然打了十多個補丁??蛷d里的一把白茶壺,還是解放初從上海帶過來的。樸老公私分明,凡他私人所用信封信紙,都向佛教協會交費;別人寄來的信封,他翻過來再用或動手制成書簽,寫上一些警句送給友人。他說北京缺水,為了節水,他一水多用,先洗臉,再洗腳,最后用來沖馬桶。他家的房子不但普通而且很老舊,組織上曾多次分給他好房子,都被他謝絕了。閻會長十分感動,還沒來得及說些感動的話,樸老又開始與佛教協會聯系,布置、發動整個佛教界都積極參加這一次對張北地震災區的慈善救助活動。
樸老的一個書齋,取名“無盡意”。閻明復曾聽樸老說:“這三個字就是說報眾生恩的心意無有窮盡,我用它來提醒自己,勉勵自己,作為努力奮斗的目標?!?/span>
從樸老家出來,閻明復的心情一直無法平靜,頓覺天地更加廣闊,前面的路也更加暢通了……
這一天上午,來捐款捐物的好心人中,還有一位美國人,名字叫貝天牧。
閻明復看見他頓時眼睛一亮,高興地和他握手,大聲說:“貝天牧先生,你來得太好了,我正要找你。昨天楊團還跟我說,這次賑災募捐一定要找貝天牧?!?/span>
貝天牧是美國慈善組織菲利浦·海德基金會的創辦者、負責人。中華慈善總會實施為孤兒做唇腭裂矯治手術的項目時,貝天牧就與總會有過很好的合作。閻明復和他也算是老朋友了。
貝天牧聳肩一笑,對閻明復說:“我是不請自來,來當你的志愿者。閻先生不用你布置,我已經做起來了。昨天上午,在國際教堂做禮拜時我已經當場向大家募集了5萬美金,捐款人還包括美國駐華大使的夫人。這之后,我又在電腦網絡上發了消息,隔一段時間發一次。憑我的直覺,會有反應的。上帝會幫助我們。一會兒,我還要去一些外國在華的商社募捐。我的50名志愿者也都行動起來了,我對他們講,沒有愛心的人,我們不去求他?!?/span>
“太好了,有你來加入,我們就多了一支生力軍,我心里就更有底了?!遍惷鲝驼f,他很高興也很激動。說著,他從椅子上站起身,向門口走了幾步,用大手指著向貝天牧介紹說:“我們的人民都是極富愛心的。大家的心靈一經打開,就好像是陰云中一下子出了太陽,一剎那就光芒萬丈了。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人民,還有你們這些最好的朋友?!闭f完這句話,閻明復由衷地笑了起來,接著說:“廣大的人民群眾,就是我們慈善事業的最大源泉?!?/span>
貝天牧被閻明復那不加掩飾的愉快和豪情所打動,他注視著亢奮中的閻明復,自己也禁不住熱血沸騰。和閻明復相識以來,每當和這位比自己大20歲的中國老頭見面時,都能感到一股像火一樣炙熱的感情。這是青春的,有著無限生命力的感情。從此,他在中國生活得更加愉快了,對自己所從事的慈善事業更加充滿了信心。
又有外國朋友來找閻明復了,是香港建華基金會代表倪福生。他是英國人,曾在天津留學,所以能聽也能說漢語。和他同來的還有一位瑞典人,也在香港建華基金會供職。他們帶來了香港特區政府委托建華基金會轉交的100頂帳篷。
閻明復代表中華慈善總會和張北災民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表示由衷的謝意。他和他們握手時,就已經想著怎樣盡快把這些帳篷運抵災區。那里人們正急需呀!
這時,倪福生又很認真地對閻明復說:“這些帳篷是為災民救急用的,待他們蓋起新房不需要這些東西的時候,麻煩你再幫我們收回來,以備其他地區、其他時間的災民急需之用。”
閻明復出神地看著這位瘦高個子的年輕人,稍愣了一下,馬上高興地說:“好?。∵@樣很好?!?/span>
閻明復覺得自己受到了一種啟發,他認為香港建華基金會的這種做法,是很聰明、很規范、很負責任的,既不會造成浪費,又能長期做好應急的準備。他還在想,對于捐贈者的慈善捐贈,每一分錢,每一件哪怕最小的東西都要用到刀刃上。
閻明復仍在精神飽滿地到處聯系,一個接一個地接待來訪者,詳細介紹張北地震災區的情況和慈善總會的救助行動。
在天津開發區的頂新國際集團,是生產“康師傅”方便面的臺資企業。企業老板和閻明復相識,他們也來了,通過慈善總會向災區捐獻1000大箱方便面。
廣州賽馬會又來了,捐贈100萬元人民幣。為慈善事業,那時,他們已經捐贈兩千多萬元了。
緊接著,世界宣明會的代表也來找閻明復了。
不久,香港的慈善組織香港東華三院經過考察決定,通過中華慈善總會向張北災區捐贈2650萬元港幣。民政部、中華慈善總會在北京港澳中心舉行了“接收香港東華三院為張家口地震災區捐款”儀式。崔乃夫會長代表慈善總會接收捐款,閻明復會長即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兩天之后,中華慈善總會準備好了捐助張北震區的第一批物資,并由吳建國副會長帶隊,用裝得滿滿當當的4輛加長東風卡車、3輛大解放共7輛大汽車運往災區。
這是一次艱苦的旅程。
此前,為由誰帶隊去災區的事,閻明復和吳建國還發生了不小的爭執。閻明復早就想好也安排了,由自己帶隊去災區,吳建國卻堅決地要求代表閻明復完成這個任務。閻明復對吳建國是了解的,知道他當時身體情況不是太好,而且家里還有病人需要照顧,自然不會同意和安排他去。吳建國卻拍著胸脯大擺自己的有利條件,他比閻明復?。礆q,而且精神頭兒特別好。他也是經過不少大風雨的人。想當初,他擔任無錫市委副書記的時候,曾成功地指揮抗洪搶險。那時,大水進城了,情況是非常危急的。
閻明復還是不能同意吳建國去。他說:“這次情況特殊。我去,你留下?!?/span>
吳建國非常誠懇地說:“你不能去。我留在這里不能代替你的作用,我唯一能起的作用就是代替你去張北?!?/span>
副會長吳建國很清楚,許多人,特別是那些大額的捐贈者,之所以愿意通過中華慈善總會表達自己的愛心和意愿,大多是出于對閻明復的了解與信任。這些天,來自海內外的捐贈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吳建國認為,這個時候閻明復的確是不宜離開的。
正當兩個人還在為誰帶隊去災區而爭執時,總會的一位工作人員來報告說,香港皮草公司擬捐獻8000條毛毯,一定要與閻明復面談,才能把事情定下來。
吳建國笑了,大聲說:“我的意見沒錯吧!”
閻明復終于讓步了。
吳建國要帶隊出發了。閻明復把女兒給他買的一雙非常暖和的皮棉鞋送給吳建國。別看閻明復個子不是很高,腳卻出奇地大。他能穿的鞋子在市面是很難買到的。現在,他穿的合適、舒服的鞋子差不多都是女兒給他買的。女兒到外面出差時,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總想著給爸爸買穿著合適的鞋。吳建國個子很高,他的腳比起閻明復的也小不了多少。這雙鞋,他穿著也很合適。
夜里開始下雪了。閻明復心里很是不安,他到了裝載救災物資的貨場,看著7輛卡車全部裝載停當,才與所有在場人員握手告別。
轉天清晨,吳建國帶車隊向冰天雪地的張北震區出發時,閻明復又親自送他們出城,他的車子和車隊在一起,直到再送就掉不回頭了,才搖下車窗和大家揮手告別。
車隊在閻明復的視線里消失了,卻開進了他的心里。為能及時了解車隊的情況,閻明復和吳建國約定,每隔兩小時通一次電話,如果有什么問題和事先沒有預料到的情況,隨時打電話給他。這些天,他的手機晝夜24小時都開著。
通往災區的路,路況是十分險惡的。以往正常的情況下,從北京到張北大約只需要6個小時。可這一次,吳建國他們的車隊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他們在罕見的鵝毛大雪中前進,輪下是坎坷不平的冰面。路兩邊,不時會出現翻倒在溝里的汽車。
這一天,閻明復和吳建國之間的電話頻繁,從吳建國那樂觀、堅定、有時還有幾分風趣和幾分詩情畫意的回話中,他得到了許多慰藉,也相信這次行動不會有什么意外。但他還是放心不下。后來,車隊進入了手機盲區,閻明復與車隊聯系不上了。他著急,心急如焚。他與河北省辦公廳負責同志通電話,告訴他們慈善總會的車隊在通往災區的路上,請他們讓有關單位保證車隊的安全。那會兒,他坐立不安,真有點像熱鍋上的螞蟻。
后來,吳建國帶隊勝利返回的時候,閻明復說:“看著你活著回來了,我的心就放下了,不然我不好交待呀。你們走后我就后悔了,我想是不是不該讓你去。”
吳建國笑著說:“此次出行,勢在必行,你的決定沒有錯。”
吳建國向閻明復詳細介紹了災區情況,他提出慈善總會下一步的援助重點應放在災區震后重建上。他說受災最重的是單晶河鄉,那里兩所學校全部震塌了。當務之急是設法幫助學校建一些簡易教室,讓學校能按時開學。
閻明復非常贊同吳建國的意見。這幾天,閻明復和總會的同志們,這其中也包括那些在總會幫忙的志愿者,實際上也正是為著這個重點這個目標不懈地努力著。
來總會捐款的各界人士好像更多了??倳耐緜兺度肓丝涨暗臒崆?,緊張、嚴謹、快捷、周到地工作著,忙碌著,晝夜24小時都有人頂著。這時候的閻明復,每天和大家一樣里里外外地忙活,中午一樣和大家吃盒飯。多年來,他一直保持午睡的習慣,不睡,下午就沒精神,畢竟是奔70歲的人了。可這些日子,他連打個盹兒的時間都沒有,整個下午甚至晚上都精神百倍地不停歇地干。
這天晚上23點10分,他剛到家不一會兒,就趕忙打開收音機,收聽北京電臺的《人生熱線》。聽著聽著,他就坐不住了,忙撥電話也要加入,他實在是有話要說,可電話怎么也打不通。他著急,打電話問楊團,說我怎么老打不通。楊團笑著說,好打就不叫熱線了。閻明復著急地說,我想說話怎么辦?楊團說,你等等我問問他們臺長,說著急忙用電話找到了臺長蘇京平。蘇京平說我現在在家,我也打不進去,又說你別急我再想想辦法。結果,蘇京平打通了夜班值班編輯的電話,叫他從2樓到3樓,動用一部工作電話,把電話打到閻明復的家,再切進直播室。閻明復終于接通了熱線電話,他簡要講了三點。第一,他向11日凌晨在慈善總會門前被警察驅散的群眾表示由衷的深深的歉意;第二,他代表慈善總會誠摯地感謝大家對慈善事業的熱情支持;第三,他當場表示要幫助一個因車禍逃逸案而遭受不幸的聽眾。那個聽眾剛剛在熱線里傾訴了自己的遭遇。
電臺的《人生熱線》,使他有機會與廣大群眾溝通,也使他了解了許多他還不曾了解的情況。
1998年1月18日晚上23點,閻明復回家后照例打開收音機,他聽到有人說最近對地震災區的救援行動中,明星大腕們反應冷漠,到現在還沒有什么表示,說這些人沒有良心。閻明復聽著,心里咯噔一下,馬上離開收音機,翻看電話本,查找姜昆的電話。他給姜昆打電話沒找到人,又通過傳呼機傳呼他。應該說,閻明復對姜昆還是比較了解的,他知道姜昆經常到老人院、兒童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孤兒和孤寡老人,不但捐款捐物給他們,還幫他們干活。他相信姜昆不是一個冷漠的人。在給姜昆打電話的那一刻,他就想好了,一定要通過姜昆組織一些明星大腕向災區獻愛心。他甚至連讓他們干什么都想到了。
姜昆的電話很快就打過來了。
閻明復問他:“你聽沒聽廣播呀?你聽沒聽群眾都在說你們什么?。 ?/span>
“閻部長,您別急,有什么話您快說,群眾都說我們什么了?”姜昆一聽閻部長這口氣,頓時像步入云霧之中。對閻明復,他是特別尊重的。和閻明復相識以來,他感到在這位共產黨高級干部身上,總有一股熱情、一股激情、一種力量在感染著他。
只聽閻明復說:“張家口地震你們知道不知道?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緊急救援災區,你們都做了些什么?群眾說你們冷漠、無動于衷,你聽說了沒有?”
姜昆聽著,頭有些發炸,一向嘴皮子無比利索的他,此時說話也打笨兒了:“閻部長,您,您,您話別這么說呀!我這些天,一直在排春節晚會,外面的事情真的一點都不知道。這,這么著吧!”他喘了口氣,“閻部長,您先撂下電話,十分鐘后,我一定給您一個答復,您就在電話旁邊等著我啊!”他剛想放電話,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趕緊問:“我跟大家伙兒說捐多少好?。俊?/span>
閻明復已經在心里計劃好了,馬上說:“災區學校的校舍都震塌了,我們打算先盡快給孩子們蓋起活動板房的教室。蓋一間這樣的教室,大約需要7500~8000元,你們每人就捐7800元,捐一間教室吧?!?/span>
“好,好!”姜昆高興地連聲說。撂下電話,他轉身跑回排練大廳,一個一個地撥拉肩膀,勸募在場的歌手、演員、主持人等諸位明星大腕。
主持人趙忠祥被他第一個找到。聽姜昆一說,趙忠祥馬上表態:“這是好事呀,為什么不捐!”相聲演員侯耀文在一旁聽見了,馬上湊近姜昆說:“算我一個,寫上我的名字?!辈淮笠粫旱墓し?,姜昆就走馬燈似地在演員中串了個遍。有近五十個人積極響應中華慈善總會的呼吁。他們中包括倪萍、彭麗媛、董文華、蔡國慶、陳佩斯、朱時茂等大家熟悉的演員。
從這一天起,就不斷有演藝界著名人士到中華慈善總會捐款。那天凌晨1點多鐘,相聲演員笑林打電話到慈善總會,知道那里夜里也有人辦公,急忙說:“我現在就到你們那里去?!彼B妝也沒顧得上卸,就從排練現場驅車趕到慈善總會,捐獻了自己的7800元錢。董文華是一家三口一起到慈善總會捐款的,陳佩斯也是帶著寶貝兒子去的……
姜昆這時甭提多高興了,大家感激他們。姜昆說:“應該感謝閻部長,感謝災區的人民,是他,他們給了我們奉獻愛心的機會?!?/span>
與此同時,閻明復還聯系了美國??松袊邢薰?、英國路透社基金會、新加坡北京國際學校等國際友人,他們也都被閻明復的熱情、激情、感情所打動,積極捐贈活動房屋。這樣國內外捐贈的100套活動房屋,基本解決了單晶河、大河鄉兩所中學的教學之需。
建設臨時校舍的資金有了,閻明復一直在考慮:怎么把活動板房——震區孩子們的臨時教室建得又快又好。他不懂建房,他清楚總會的同志們也沒有懂這個的。他想到了一個他熟悉的單位、一些他熟悉的人,馬上撥通了東北大學校友會北京分會的電話。接電話的是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紹先。
張紹先已經是74歲的老人了,退休前是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是一個認真、熱情、知識豐富、組織能力很強而又非常樂觀詼諧的人。閻明復和他也算是老相識了。
“紹先啊,有這樣一件事,你看看你們能不能幫助做一做……”閻明復說。
張紹先聽著,當他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沒等閻明復說完最后一句話,就大聲在電話里說:“明復呀,咱校友會人才濟濟,工程師一大把,我去發動幾個來,這事還不好辦嗎?”
說好辦,可實際上真辦起來也不那么簡單,找那些年富力強的吧,人家都還有手頭沒干完的活兒,再說這事也是十分急迫的,不容許東找西找地耽擱時間。明復不也是一大把年紀了?咱自己干吧,咱們幾個老家伙干,沒問題!
張紹先找到副會長--66歲的原有色金屬干部學院副院長祝熊慶:“老祝,支援張北我算一個,你行不行?”老祝說:“這有什么不行的?”他又找70歲的原地質部總工程師周長齡:“老周,你的身體吃得消吃不消?”老周因椎間盤突出正難受,但馬上強打精神,說:“沒問題!”然后,他們又打電話給邊作澍。邊作澍退休前是高級工程師,搞過土木建筑。就這樣,由幾個六七十歲的老頭組成的救援小組,立馬就投入緊張而艱苦的工作了。從選廠家、定板材到直接押運到偏遠的、道路崎嶇的地震災區;從確定房位、量定間隔,加固房體,內外觀的設計、制作到112間活動板房教室的全部落成,他們自始至終不離現場。
這期間,閻明復一直和他們緊密聯系著。他不但關心他們的工作情況,更關心他們的身體、生活。他們到張北以后,閻明復幾次與當地政府、慈善會聯系,請他們務必關照這幾位老同志??伤麄円稽c也不要關照,一個勁兒地拼命干活,以致當地慈善會秘書長總是著急地說:“你們這樣,累壞了身子,我怎么向閻部長交待呀!”
閻明復帶隊去張北震區的時候,天氣依舊異常寒冷。但人們都感覺嗅到了春的氣息。從閻明復的大腳踩到災區土地的那一刻起,他就幾乎沒有停止在災民之中的走動。他很興奮,因為他真切地看到了災民的笑臉,真切地感到了他們幸福的心跳。所有的災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孩子們都可以按時上課了。
和閻明復一起到那里的,除了慈善工作者,還有許多捐贈者,他們和閻明復一樣興奮和激動。后來,他們都成了慈善事業最積極的擁護者和參與者。
那天,閻明復是在那里過的夜。聽張家口慈善會秘書長梁獻民說,他就住在閻明復的隔壁。閻明復是凌晨才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去睡覺的。躺到床上,他忽然感到腰部劇烈的疼痛,疼得他根本無法入睡。
那天,梁獻民從白天到黑夜一直跟著閻明復。
后來,張北那地方又有過幾次余震。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援建的學校、養老院等建筑,連屋頂上的一片瓦都沒動一下。
兩年之后,我和梁獻民談起閻明復當時在那里的情景。梁獻民不無感慨地說:“共產黨有閻部長這樣的干部,真是平民百姓的福氣?!?/span>
98抗洪救災
在1998年抗洪賑災那緊張的戰斗中,人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看到、感受到中華慈善總會的緊急行動。那時,全國有多少人在贊譽中華慈善總會,贊譽他們在抗洪賑災中卓越的表現和貢獻。多少人為之震動、激動、感動。多少人對中華慈善總會心存像山像海一樣的感激之情。
中華慈善總會在這場空前的抗洪賑災中也確實做出了令人矚目的非凡的貢獻。閻明復,中華慈善總會會長,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以非凡的遠見、毅力和膽識組織和領導了這次不同尋常的戰斗。
閻明復會長不只一次說過,他和他領導的慈善總會只是個慈善“收發員”。
這樣的“收發員”非同尋常,是個必須取信于天下的“要職”啊!尤其是在中國慈善事業起步之初,真正把善款善物及時發放到受助人手中豈是易事!
……
“我們都做了些什么呢?我們只不過做了收收發發的工作。我們接收全國人民、海外友人支援災區百姓的錢和物資,然后發放給災區。我們收了,然后我們發了。我們收了發了,收了發了……只是,我們的發放,應該也必須迅速、穩妥,小心翼翼,必須對得起給災區捐款捐物的那許許多多的好心人!必須對得起災區遭難的百姓!我們當然也是這樣做的。”
這是1998年10月11日,閻明復會長在中華慈善總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上說的話。
閻會長坐在簡單、簡樸、一字排開的主席臺中間。他眼前沒有講稿。他講話作報告很少事先由秘書準備好講稿??恐v稿也講不出這樣的激昂。
看著他那張生動的、情感豐富、浸滿了真誠、洋溢著激情與活力的臉,我的心不由得為之一振。
我沒有想到他會這樣說,許多人好像也沒有想到他會這樣說。不,我們大家都應該想到他會這樣說。因為,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居功自傲、沾沾自喜的人。他為什么會突然說這樣的話呢?是涌向中華慈善總會的贊揚聲實在太多了,還是有的人在這種贊揚聲中有點飄飄然、有點粗聲大氣了?
我繼續聽他說:
“我們決不能把功勞放在中華慈善總會身上。我實事求是地講,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應歸功于黨中央的號召。在緊急的關頭,江澤民總書記不顧個人安危親臨前線,朱總理、李鵬委員長、李瑞環主席都去了。這種鼓舞多么巨大!九江決口,首先去的是溫家寶,解放軍戰士在那里拼死拼活地捍衛著大堤,前線的老百姓在忍受著巨大痛苦的同時,和解放軍并肩作戰……”
這時,閻明復沒有講他領導的中華慈善總會,更沒有講他自己。
早在全國人民大張旗鼓地抗洪賑災之前,在大多數人對南方水災情況還不甚了了、災情也不像后來那么嚴重和緊迫的時候,我就幾次聽閻會長講到對長江、松花江流域水災的救助。那時,他已經十分注意水災的災情了。在他的主持下,中華慈善總會聯絡了全國工商聯、全國企業家協會、全國個體勞動者協會、全國青聯等單位共同發出呼吁,呼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對災區人民進行廣泛的、積少成多的捐助。
1998年6月30日,中華慈善總會向全國七十多個團體會員發出倡議,希望各團體會員單位緊急動員起來,想災區群眾所想,急災區群眾所急,和災區人民同舟共濟、有難同當,為抗洪賑災募集資金和緊急救援物資。這一倡議立即得到了全國各地慈善會的積極響應。遭受過地震災害的張家口地區的慈善會雖然還在困難之中,也幾次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捐款給遭受水災的群眾。7月1日,總會在廣州的團體會員廣州馬會向災區人民捐款1000萬元。
7月22日,他到天津參加畫家申世輝的慈善捐助時又特別講到這個問題,他心情無比沉重地告訴天津的朋友們:由于水災,災區人們多年積蓄的糧食或被大水沖跑,或被大水浸泡之后發霉不能再食用,因此急需口糧。他告訴大家,黨和政府在領導那里的人民戰勝洪災的同時,也在生活上給予災民許多的關心與支援,幫助那里的人們渡過難關。他說,中華慈善總會考慮并注意到,面對災害,在國家幫助的同時,那種民間的、人民群眾廣泛的支持與幫助也是必不可少的。他特別地強調:“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扶貧濟困,助人為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人民群眾之中從來就蘊涵著一種很強的慈善意識。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去啟發、去組織、去發揚?!彼麚]著手臂,語氣鏗鏘:“我歷來認為,我們中國的慈善資源主要在中國?!?/span>
天津現場許多人都被他感動了。
閻明復敏感地意識到這次抗洪賑災的重要性、艱巨性,早早就想到了中華慈善總會在這特殊的“戰斗”中應該起到的作用。那些日子,他一直在思考怎樣搞好這次募捐,怎樣對災區受災群眾進行有效的支援。他了解到在當地買大米每斤要1元5角,這樣,總會在宣傳呼吁時就明確提出,如果捐15元錢,可以給災民買10斤大米;捐150元,買100斤大米,是一個災民3個月的口糧。
中華慈善總會的呼吁發出之后,廣大群眾積極響應,捐款接連不斷。有捐15元的,有捐150元的,也有幾個人聯合捐150元的。根據當時的情況,災區還特別需要帳篷,可以使那些被大水沖毀了房屋的災民在烈日下避避暑,在大雨來臨的時候避避雨。所以,中華慈善總會又號召有條件的市民為災區捐贈帳篷,而每頂帳篷大約需700元,響應者也很多。閻明復還清楚地記得,一天,臨近午飯的時候,有兩位老人和兒媳、孫子一起來到慈善總會。小孫子說:“我和媽媽捐一頂,可以使一家人住進去。爺爺奶奶也捐一頂?!庇谑?,一家人捐了1400元。
閻明復不會忘記香港南豐集團的那位老板。那位老板是個做善事不留名的慈善家,曾多次在內地捐款,寬慰過也失望迷惘過。他一直希望在國內找一家信譽最好、效率最高的慈善機構。1998年春節前,他突然找到在中華慈善總會任會長的閻明復,提出要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捐100萬元人民幣,給寧夏1萬個貧困戶每戶100元,并希望慈善總會在一周之內發完這筆錢。他實際上也是想試一試慈善總會的信譽和工作效率。接收這項捐款后,閻明復即刻安排慈善總會工作人員與當地慈善會、當地民政部門攜手,摸清貧困戶情況,并迅速逐戶下發,不到一周就完成了這項善舉。很快受助人的花名冊就送到了老先生的手里。從此,這位慈善家就經常通過中華慈善總會來實現他的善良愿望。1998年7月,當他得知中華慈善總會向全國發出支援遭受水災的群眾的呼吁后,便立即又捐款400萬元。
進入8月份,水災的形勢越來越嚴峻,長江全流域發生了大面積的特大洪水;東北嫩江、松花江的洪水也頻頻告急。面對著空前嚴峻的形勢,閻明復組織中華慈善總會的同志們,開始了“’98抗洪賑災緊急救援行動”。
仿佛就在一夜之間,中國的百姓、企業、社會團體都行動起來了,紛紛為水災災民捐款捐物,一股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抗洪賑災熱潮在中國社會迅速形成。
……
8月9日,星期天,緊急救援行動開始的第一天。一大早,7點剛過,一個解放軍小戰士趕了幾十里的路,從部隊駐地趕到慈善總會捐贈站,捐出了他的全部積蓄500元人民幣。不一會兒,一位退伍的老軍人,也從十幾里外趕來,掏出1200元現金,還帶來16件干凈的衣物。一個來自安徽的打工仔,剛從某飯店辭職,趕到捐贈站,傾囊捐出所有的錢財共86.40元,只留了一元錢作為回住地的車費。當工作人員請他留下點生活費時,他動情地說:“都捐了吧,我怎么都能湊合,總比災區的人好過?!?/span>
一個中年人來到慈善總會的捐款臺,放下3萬元就走,他沒有留下姓名,但人們還是知道了他是葉劍英元帥的后代。
坐在輪椅上的那位老奶奶已經90歲了,她的重外孫女、一個漂亮的中法混血兒推著她來到捐款臺前,老奶奶60歲的女兒告訴工作人員,他們剛剛和法國的女兒女婿通了電話,法國的女婿一再要求,他們三口人代表全家四代人來到中華慈善總會捐款。
一個特殊的班集體--北京廣渠門中學97級宏志班的同學們,他們來自一些特別困難的家庭,又都學習成績十分優秀。他們曾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現在,他們也來捐款了,5000元,這是他們全班同學暑期打工賺來的。他們說:“我們這些同學一直得到社會的關愛與支持,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里,是多么幸福和幸運。如今,面對遭受巨大洪澇災害的人們,我們也要獻上自己的愛。”
……
那一天,7點之前就到了慈善總會的閻會長目睹了這一切。在總會,他要聯絡、接待來自各地的捐贈者,要保持與幾個重災區的熱線聯系,及時了解他們的困難、需求,還不時會出現在那些普通捐贈者的面前,把他的大手伸向他們,代表災區人民向他們表示由衷的謝意。
那時的中華慈善總會,每天進出的人絡繹不絕,男女老少都有,有父母牽著兒女的,有一家祖孫三代相互攙扶著的。也有一個個的老人、一個個的中年人、一個個的青年人、一個個的孩子,全都匆匆地進、匆匆地出。
又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我走進慈善總會。
最前面,一個拄著雙拐的男人走得好快,上臺階也快。我真怕他摔倒,想跟上扶他一把,終未能追上。另一個坐輪椅的,顯然要慢許多。他身邊有他漂亮的妻子和一個天真可愛的女孩兒。
他們都走進去了,走進中華慈善總會的大門。
里面的人真多啊,都擠在大廳中間和左面的長條桌前,我看見迎面懸掛著“中華慈善總會抗洪救災捐贈站”的條幅。
他們都是來捐款的。我和他們走在一起,看見那個坐著輪椅的殘疾人被妻子女兒推著,來到一個靠邊兒的捐款臺前,從容地從口袋里取出厚厚一疊百元鈔票,共5000元,全捐了,這差不多是他全年的工資。
他好像是代表自己來捐款的,妻子和女兒全力支持著他。關于他自己,他不想多說什么,但我看見他的眼里閃著一種讓人激動不已的淚花。我想,關于他那雙不能站立的雙腿,關于他的生活,一定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他們走了,還是那樣從容。
那邊的那個孩子,只有三四歲,一只手攥著一疊百元鈔票,一只手舉著隨時往嘴里送的糖果。年輕媽媽彎下腰對孩子說:“記得每天看電視時媽媽給你講什么嗎?那些被水淹的叔叔阿姨們和小朋友們多么苦啊!那些救人的解放軍們多么好啊!寶寶把這些錢給他們買好吃的好不好?。俊?/span>
孩子顯然有點不太情愿地把錢交給了捐款臺的阿姨。孩子還不太懂事,但已經懂得了這錢能買好東西給自己。
孩子的一雙大眼睛忽閃著,看周圍那些爭先恐后為災區捐款捐物的哥哥姐姐,忽然把另一只舉著糖果的小手也伸到捐款臺上:“給那里的小朋友吃。”媽媽一把抱住孩子,高興地連連說:“這才是媽媽的好寶寶!這才是媽媽的好寶寶!”
過去,她的孩子還從來沒有把糖果給過別人,甚至父母。這位年輕媽媽的一片苦心沒有白費,她在努力使孩子從小就懂得關心別人,她在培養孩子的慈善仁愛之心。
那個從山西來的8歲小男孩兒顯然很懂事了。前幾天,他和媽媽來北京看爸爸,看到電視里長江流域受災的情況,就一直纏著媽媽來這里捐款。他讓媽媽從老遠的地方把自己帶來,將自己積攢的52元零花錢都捐給了災區。他鄭重其事地說,這些錢是給災區的小朋友買書和書包的,還說,等開學時再把自己擁有的兩個書包中一個新的捐給災區的小朋友。那個手里拎著一包衣物的中年漢子,臉上有些苦澀:“下崗了,幾個月沒拿工資,不然就捐款了……”我看著他,心里涌上一股熱浪?!拔疫€會上崗的,很快,那時候……”他話沒有說完就轉身走了,水泥地在他的腳下咚咚地響。
一個老太太,就只她自己,一個年過七旬的老太太,是單獨來的,竟拖來十幾個包袱。其實,她完全可以等兒孫有空時陪著來,可她不能等了,簡直一刻也不能等了,災民們需要啊。老太太是打的來的,司機幫著老太太把大包小包往慈善總會的捐款站里搬。忽然,老太太想起還沒付車費,趕忙拿出錢來,司機高低不收,老太太非得給,往車樓子里放,可最終還是讓司機把錢扔了出來。
司機沒說什么,可我感覺到他在說,比起老太太他的這點貢獻太小。我注意到,來這里送客的出租車,十有八九都不想收費。
自走進來,自置身在中華慈善總會的募捐臺前,我的心情就無法再平靜。
我知道自己接觸的還太少太少。但是,就是這太少的實例,已讓我激動不已了。
在中華慈善總會樓上樓下,在他們不大的辦公空間里,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一種巨大的沖擊力。
我看到兩位穿著鐵路制服的捐款者,她們是廣西南寧5/6次列車的代表,剛到北京就趕來了,把車上工作人員和旅客的捐款43746元交到總會,她們這次列車途經災區,許多旅客都親眼目睹災情,所以捐款十分踴躍。第二天早上,我又看到了這兩位捐款者,她們正進行第二次捐贈。
在總會的幾天里,我每天都能看到在北京的或來北京旅游的外國人到這里捐款。雖然語言不通,但他們的心和我們是相通的。
在總會的一間辦公室,我看到署名“一個普通人”的來信,信中寫道:“從電視及廣播中了解到災區受災的情況,心里非常不安。我是一名身患絕癥的病人,在這場與特大洪水的搏斗中幫不上忙,特選20張百元新票捐給災區,算是一個普通共產黨員向黨交的一份黨費吧?!蔽易⒁獾?,像這樣的來信還很多很多,可惜我實在無法一一閱讀,因為一個捐贈儀式即將開始。
在眾多平民百姓積少成多的捐贈之中,頗具實力的企業家們也緊緊地跟上了。他們中有國有企業的,也有集體和民營的,他們的捐贈都很多,100萬、200萬、500萬、1000萬……都爭先恐后地多捐。和那些不愿留名的個人捐助者不同,他們都特別注意打出自己的品牌,注意自己的形象宣傳。他們是有愛心的,熱心公益事業,都非常成功。我想,當他們的消費者、用戶看到他們在這里獻愛心,一定會對他們的信譽、他們的產品更加信賴。他們中也有許多感人的事例,我看到穿著藏袍的青海制藥廠廠長等一行人專程從青海趕來,向災區捐款100萬元,其中包括20萬元現金和價值80萬元藥品。這些藥品是藏藥廠職工加班加點為災區生產的急需的腸胃藥品。他們說,平時都是祖國各地同胞支援藏區建設,現在他們也要把藏族同胞的一片心意獻給災區人民。開會時,我旁邊坐著一位來自山東的企業家,他所在的企業已經捐贈災區500萬元,他個人也要捐10萬元。在極熱烈的氣氛中,我聽到他用手機給家里打電話:“你那里還有多少現金?”對方答:“14萬?!彼f:“都捐了吧?!睂Ψ絾枺骸澳羌依锏纳钤趺崔k?”他說:“沒關系,咱們再拼命干?!蔽衣犞?,被深深地感動著。
總會工作人員錢鐘民對我說:“你現在看到的還是太小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大多數捐款都是通過電波進行的?!?/span>
他告訴我,從8月12日起,中國郵政通過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宣布,只要你想向中華慈善總會捐贈,匯款單中只要附上郵編和總會的大名就可以了,不必再像普通匯款那樣必須寫出收款單位的詳細地址。這一舉措中國郵政已以文件形式下發全國所屬單位實施。同時,總會的鄰居中國電信在向災區捐贈200萬元以后,又推出了800810399免費捐贈熱線。該號碼與中華慈善總會對外公布的8條熱線相聯,只要撥打這個電話號碼,無論你要捐贈還是咨詢,電話都是免費的。
這一措施的最大受益者是捐贈人和被救助者,因為無論多遠,它都不會占用捐贈者捐款以外的哪怕一分錢,而這一點一直是慈善總會的渴盼,中國電信的舉措則幫助慈善總會完善了這一舉措。作為中介機構,慈善總會與捐贈者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在當今社會,捐贈者任何時間與精力的耗費,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到捐贈者的情緒,同時這也不符合信息時代的要求,而新的捐贈手段的引進則提升了慈善事業的運作機能,將公益事業推向了更高的層次。我看到了,看到了這一更高層次的新事物,我走進慈善總會那間大約40平方米的服務中心,那里有4張辦公桌,一個前臺。在這里工作的大都是來自首都高校的志愿者,其中8位在接熱線,兩位志愿者往電腦中輸入各種統計數據、制表打字,兩位志愿者發傳真、復印。另外幾個志愿者算是機動人員,里里外外地忙活??倳ぷ魅藛T也忙進忙出,整個辦公室,每一個人都是不安靜的。電話鈴、復印聲、打字聲、腳步聲,聲聲不斷。
在賑災聯絡組的辦公室,我又看到了這里的負責人楊團,已經是下午兩點了,她還未顧得上吃中午飯。她是中華慈善總會副秘書長,在年初張北地震的大救助之后便病倒了。那一刻,她其實還病著,她是靠著藥物,靠著一個慈善工作者的高度責任感,靠著她對災區人民的深厚情誼,在這里堅持堅持再堅持的。
在總會的日夜里,我看到那里的工作人員、義工,也包括閻明復這常年的“大義工”,常在白天或深夜遇到盒飯、方便面斷頓的情況。當我把這一情況告訴我們《慈善》雜志社社長、天津慈善協會會長陸煥生后,正在天津緊張地組織抗洪賑災募捐的陸會長馬上安排常務副會長趙玉衡送去了滿滿一汽車天津生產的康師傅方便面。
中華慈善總會的工作是出色的,中華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是出色的。閻明復會長多次講:“來這里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奉獻精神,想要發財的不要來?!彼麄兣Ψ瞰I著,為的就是把捐款收好管好,確保一分不差地送到災民手里。在這次緊急救援行動中,總會設立了籌募、救援、宣傳、后勤、聯絡5個小組,分工合作,確??购橘c災萬無一失。為確保大家捐贈的款物不出任何差錯,總會特設立了監察委員會,專門請了3位做過監察工作和會計工作的老同志坐鎮財務監督,每天進行檢查,一筆一筆入賬。此外,總會還聘請了國家級審計事務所對捐款落實情況進行公開審計,并將向社會發公告。
中華慈善總會的這種做法和作風是一貫的,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得到海內外捐贈者的高度信任,一位50多歲的工程師,星期天從家里出來,騎了一個半小時的自行車,到總會捐款。他對我說,張北地震時他也曾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捐款。他知道閻明復、吳建國等總會領導幾次帶隊去張北震區。他很鄭重地對我說,來這里捐款一定會使自己的愿望得以實現,絲毫不必擔心會落到貪官污吏手里。那一個上午,只我注意到的這類捐款者就有16人之多。
那些日子,我也看到了慈善總會的同志們是怎樣工作的。面對那么多像潮水一樣捐款、捐物的群眾,他們好像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很多工作人員一邊吃著盒飯,一邊還在清點、造冊、記錄,還在工作。他們差不多都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自己的家庭、親屬,都在拼了命地工作。閻明復是非常了解他們的。我就聽到閻明復幾次很清楚很具體地談到總會許多同志的身體、家庭和他們的工作情況。每當談到他們,閻明復,這位飽經風霜老人的那一雙慈祥的大眼,常浸滿熱淚:“大家都這么干,我們這些老頭兒能不干嗎?”可大家卻說:“慈善總會數閻會長年紀最大,身體也不是很好??伤傻墓ぷ鞅任覀兡囊粋€都多。我們哪一個也比不上他那樣精力旺盛,那樣不知疲倦?!贝蠹艺f的的確是實情。那時,我曾跟隨閻會長干了大半天。我應該算是比較年輕的,每天早上還練武術,身體也是很好的。而且,我也并沒直接干什么,只是跟著閻會長記錄點什么、傳個信什么的,可那天我都吃不消了,閻會長卻照舊在不停地處理各種事務。那天,閻會長下午兩點才吃上午飯——一盒康師傅方便面。
1998年10月11日的理事會上,閻會長講到這一階段的工作時說:
“我們一定要謙虛、謹慎、正確估計我們在’98抗洪賑災中的作用。對于來勢兇猛的洪水,對于來自群眾的疾風驟雨般的捐款、捐物熱潮,我們慈善總會的一切建設還不適應這種緊急、熱烈、前所未有的形勢。幸虧民政部給中華慈善總會派來了15位在民政工作中有豐富經驗的同志,幸虧我們原來的一些同志在張北賑災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但是,我們的其他方面都還不行。原來的8人,加上新來的15人,再加上我們幾個老朽走路都一瘸一拐的,怎么迎接和面對這樣一種形勢?那時候,每天打進來的熱線電話從早到晚幾乎沒有一刻停的時候。開始,我們安排了3部熱線電話機。3部怎么夠用呢?后來又增加了10部,還是不夠用的。那時候,有100多個志愿者相繼在我們總會協助工作。如果沒有這些志愿者忘我的工作,我們絕對不會完成嚴峻、熱烈的形勢所賦予我們的任務。那時侯,全國2400個郵政局每天都不斷地有匯款寄給我們……”
他特別講到了郵政總局對中華慈善總會的支持與幫助,同樣講得十分詳細。講到那些志愿者,他更是激動萬分。他說:“那些志愿者,真是日日夜夜地干。最初,我們也不知道有多少志愿者,我想,總有一百五六十人吧。午飯,發盒飯時,180份還不夠。許多單位,包括天津市慈善協會這樣的地方慈善組織給我們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捐獻方便面。我們總會附近的幾個飯館還輪流給我們送飯吃。那時,人家借給我們用的一樓大廳每天每時都堆滿了人們捐贈的救災物資。這些物資必須隨時登記隨時清理隨時打包隨時運往災區,稍微一慢大廳里就沒有地方再放新來的物資了。那真是人山人海。公安局怕出問題,給我們門口派了武警車、防撬車24小時值班。我們對面的檢察院派干部拿著警棍和我們的志愿者一起值班。每天下午5點鐘,銀行派武警來押送成麻袋成麻袋的錢。有一天一個大建筑公司要來250輛大卡車送棉被。我一聽急了,他們到慈善總會來必須通過長安街。這么多車一塊兒到長安街那還了得!趕快通知,讓他們先不要來??赡莻€公司下面的一些單位已經通知不到了,結果還是來了一大批。我們的工作人員、志愿者們加緊工作,加緊接收,保證能讓車來了就走,來了就走,來了就走。幸虧我們在民族園開了一個接收站。民族園接收了多少物資,具體數字我一時說不出來。接收的善款是800多萬元??倳庵挥幸粋€接收站還是不夠,就又建了兩個。我們的同志起了骨干作用,大量工作都是志愿者干的。所以說那些成績能歸功于誰呢?絕對不能講我們慈善總會怎么怎么樣!我們的確是盡心盡力了,應該說我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應該說我們當中的黨員對得起自己的黨性,應該說我們對得起災民、對得起捐獻者。但決不能說我們有多大的功勞!別人問我你們做了什么,我說我們只做了收收發發的工作。當然,那些天我們都工作得很累,我有幾天累得一到下午4點多鐘就感覺心臟壓迫得很厲害,躺倒在床上好一會兒才能恢復過來?!闭f著,閻會長轉過身,指指身邊的吳建國副會長,接著說:“我們這吳老弟臉色都發青了。他后來在繁忙緊張的工作中又吃錯了藥,差點沒死。那一陣,他的臉像關公一樣紅。我說,糟了,怎么這個樣子了,你趕快到醫院治去。大家都拼了命了,包括我們那些志愿者。我們還有一位非??蓯鄣闹驹刚咄醯铝?,是地球研究所的工程師。他愛上了這份工作,不愿離開了。他感到他在這兒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的講話令在場的所有人都十分激動,因為他的每一句話都飽含著他的真情實感,都說到了人們的心里頭。
他還講到了賑災義演。
’98抗洪賑災中,中華慈善總會在廣泛發動的同時,閻會長還想到應該與中央電視臺這樣有重大影響力的媒體合作,更廣泛地宣傳,更有力地激發大家的熱情。他找到廣播電視管理總局的主要領導同志,提出和中央電視臺一起辦一場賑災義演。第二天,便得到了中央電視臺負責人肯定的答復。他們對閻會長說,中央電視臺正在準備搞一場義演,不知道找誰來合作,正好你們提出來,就由我們兩家辦。中央電視臺的同志還說,那時候,廣州已經搞了一場義演,湖南搞了一場,上海也搞了一場義演。因此,中央電視臺再不舉辦義演就落后了。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央電視臺一拍即合。閻會長提出,中國紅十字會也有一筆錢,也同意捐出來,可以三家聯合搞這場義演。于是,就形成了中央電視臺、中國紅十字會、中華慈善總會三家聯合舉辦的賑災義演。
8月16日,“我們萬眾一心”大型電視義演晚會成功地舉辦了。全國人民都被那次義演震撼著、感動著。那一段時間里,中華慈善總會共接收了10多萬筆從全國各地郵局、銀行匯來和捐助者直接上門的捐款3億多元,以及價值3億多元人民幣的捐贈物資。總會還聯合全國工商聯、中國企業家協會和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募集款物價值24億元。1998年全國各界募捐總額為72億元人民幣。中華慈善總會直接和間接募捐總額占到全國的2/5以上。這樣大的數字對支援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自然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
還是在那次理事會上,閻會長大聲說:“不要說是中華慈善總會舉辦的義演,這不符合事實。應該是中央電視臺聯合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會舉辦的義演。盡管我們的賑災行動比各家早一些,但這并不等于我們就有影響。《中國青年報》曾搞過一次調查,那以前,中華慈善總會在群眾中的知名度是3%……”
他的這番話,讓與會的所有人都十分警醒。中華慈善總會那之后的工作為什么越來越好?毫無疑問與他的這種理念,與他和總會同志們共同打下的堅實基礎有關。
在抗洪賑災最緊張最叫勁兒的時候,閻會長和萬紹芬、吳建國、陸煥生等總會幾位副會長分別帶隊去了湖北、江西、湖南、黑龍江等地重災區慰問災民、考察災情、發放救災款物并檢查救災款物的發放情況。中國社會報記者祝小惠隨行,見證了當時的一切。
閻會長和中華慈善總會高級顧問賀光輝等慈善總會的幾位同志是8月21日晚間到達湖北武漢的,此前,他已經安排有關同志把支援湖北災區的款物運抵這里。一下飛機,他便向蘇曉云副省長及省民政廳、省慈善組織的負責同志詢問了災區的詳細情況,并和他們商議起這次考察、救援工作。那時,省民政廳已經根據中華慈善總會的要求制定了詳細的分配方案和嚴格的管理措施。已運抵的物資,一套通信器材根據災情需要和捐贈者的意愿交荊州市,同時用捐款購買500萬公斤大米,隨同藥品、方便面、礦泉水等急需物資發放給洪湖、監利、黃陂等地區的20萬災民。省領導還特別介紹了他們發放賑災物資堅持的三個重點:一是為保江漢平原、保武漢作出奉獻的分洪區;二是成片大面積重災區;三是缺乏生產自救能力的特困戶。
閻會長聽得非常仔細,他認同湖北的周密安排和發放重點,連連說:“這樣安排很好,是符合捐贈者意愿的。”他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到災區一線去,和省里同志研究了行走路線和發放細節。那晚他睡得很晚,經歷過太多坎坷與磨難的他很少再有失眠的時候了,可那一個晚上他卻遲遲難以入睡,眼前總是有群眾捐贈的場面在閃現,耳畔總有洪水肆虐的聲音在響動。
第二天,太陽早早就升起來了,它發威了,似乎是對洪水的報復,烈火似的燒烤著大地,像是要把江水烘干。烈日下,閻明復一行和省里同志到達洪湖市茅江辦事處災民安置點。發放給災民的優質大米像堅固的堤壩一樣整齊地碼放著,茅江和從四鄉趕來的數百名受災群眾已經秩序井然地集聚在那里。閻明復激動地望著大家講話:“黨和政府關心大家,全國的百姓也惦記著你們,紛紛為災區捐款捐物。我們募集的資金物資將全部用于救濟災民。請鄉親們相信,全國人民會盡全力支持你們渡過難關?!遍惷鲝椭徽f了這簡短的幾句話,而后對在場的工作人員說,“現在就開始發大米吧,不要讓鄉親們多受曬了?!?/span>
受災群眾中突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在熾熱的陽光下,閻會長和其他幾位領導幫助災民將大米扛上肩,還不時詢問村干部和當地群眾:
“你們眼下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
“今天是不是每戶都來人了?不會有落下的吧?”
閻會長和大家一起不停歇地幫著災民盡快把分到的糧食運回家,他常常目送著災民肩扛著米包步步遠去。他那和善的目光中,有同情也有希望,他多么希望這里的群眾早一點擺脫災難,過上正常幸福的生活。
在這里,他看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不幸,也看到了大家患難與共、直面洪魔的決心、斗志,切身感受了百姓那能容下大江大河、崇山峻嶺的寬廣胸懷。
洪湖、監利……受災群眾誰能忘記那刻骨銘心的一幕!這一年,棉花、水稻長勢特別好,許多家庭都做好了豐收的打算。然而,晴天炸響霹靂,民垸分洪了,安寧溫暖的家園瞬間變成一片汪洋。男女老少只身撤出,其心境,就像離開撒手人寰的母親。洪湖市烏林鎮沿江村村民張新業說:“我們永遠忘不了那一刻——7月25日下午4點。為了保江漢平原,保大武漢,這里扒口分洪。我們民垸堤很扎實啊,扒一次不夠,直扒到第三次才夠寬度。堤被沖潰,決口驟然展寬,渾黃的江水直撲村莊,魚池不見了,水在房屋中間洶涌漫過,家具、牲畜不待打撈便沖得不見蹤影。到26日零點,水就流滿了。我們一村人,最早撤出的老人孩子還帶了點燒火的家什,后撤出的人因為倉促,什么也沒帶,連充饑的干糧也沒有。在這種時候,政府保證我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成建制安置,我們感覺有依靠,心里踏實了。今天,中華慈善總會又送來大米,我們非常感謝?!?/span>
烏林鎮寶塔洲村為減輕長江大堤壓力,主動扒口分洪,2000余村民棄家住在大堤上。閻明復等同志走進他們的臨時窩棚,噓寒問暖。在一個小女孩家,閻明復掀起米缸蓋,看缸里存米有多少,問孩子能否吃飯、有沒有菜。有一戶災民正在煎炸捐贈的雙匯火腿腸,閻會長叮囑工作人員拍下這個鏡頭,以便寄給廠家,讓他們放心。在村支書葉立志的窩棚中,閻會長詳細詢問了災民飲水、吃飯、醫療等情況,最后從身上掏出被汗水浸濕起皺的幾張百元大鈔遞給葉立志。葉立志不肯接,閻會長將錢塞進他衣兜說:“你看誰家困難,就給他吧?!?
23日,中華慈善總會一行人來到監利縣新洲垸災民安置點,這里是湖北省最好的災民安置點之一,災民住在民政部下撥的防雨篷中,已通電通自來水,有的人正在收看電視。他們領到印有“中華慈善總會”字樣的救災物資十分高興。一位袒露著黑紅胸膛的老漢從擁塞的人群中,擠到閻會長等人面前,他抖動著白胡子說:“過去有句話:‘洪湖沔陽洲,十年九不收?!辉馑疄模醯厍Ю?,尸魂遍野?,F在有黨中央國務院關心,全國人民支援,我們啥也不怕。”
捐贈者十分關心的款物發放環節同樣是中華慈善總會考察的重點。湖北省捐贈款物發放有嚴格的審批手續及財務制度,審批后撥至受災縣市,縣市及有關鄉鎮成立了專門的救災班子,由他們通過村組干部和專門人員發放到災民手中。在兩天半中,總會一行考察了3個縣的集中安置點,災民普遍表示,捐贈款物發放做到了逐戶簽名登記,張榜(開會)公布,公道準確。特別是目前集中居住,更為公開透明。
24日,閻明復一行來到黃陂縣劉店村,這里集中居住著南湖、虹橋兩村的50戶災民。集中居住的院落大門口,張貼著數張救災物資公開榜,各家戶主姓名、家庭人口、物資品名、領取時間,一目了然。閻會長等在榜前佇立片刻,頻頻頷首。閻會長說:“這樣做好,最清楚情況的是受災群眾自己,由他們監督發放,公道準確。”
在監利縣容城鎮一個集中安置點,閻明復一行考察完畢舉步上車之際,一位災民滿面焦慮,疾步趕來。閻明復停住腳步,問他有什么事。原來這位災民不慎丟失了“中華慈善總會領糧券”,情急之下,想到找“大官”求救。在場有關人員答應為他查找,請閻會長先上車,繼續視察。汽車奔馳,離上一個發放點越來越遠,此后兩天閻明復依然掛念著那位丟失領糧券的災民。他說,對這類事,該想個辦法,把券編上號,以堵塞丟失冒領的漏洞。他又一次叮囑工作人員:“要保證每一戶受災群眾都有糧號啊?!?/span>
在臨時棲身之處,絕大多數災民的全部家當只有一只煤爐、一口鍋、兩只碗。洪湖市龍口鎮的趙本申說:“我們這里三年淹兩水,1996年扒口分洪,元氣大傷,幾乎家家負債。今年,每戶投資萬元以上搞養殖,螃蟹長到二三兩,魚正好上市,水一淹,全跑光了。鄉親們轉移出來時,只穿了一身衣服,現在連換洗都很困難。而最憂慮的是房倒屋塌,無家可歸。我們盼望政府和好心人幫助我們重建家園?!?/span>
在監利縣一處大堤上,一位災民指著遠處浩渺江水中露出的星星點點的屋角說:“那就是我們村,我們天天站在這里看,祈禱房子能堅持住,可是昨天,我的房子倒掉了……”
災民們指點泡在漫漫江水中的家,有些難受得想哭。這些時日,他們常聚集在一起,眺望家園。有時一人開始抽泣,直引得男女老少一同掉淚。這家園,他們生活了多年,一磚一瓦都帶著熟悉的氣息與溫度。他們在這里忙碌操勞、生兒育女,度過多少滿懷希望的時光,如今卻不得不眼看著它搖搖晃晃地坍塌,就像重病的人要站立不住,自己卻不能上前攙扶一把。
蘇曉云副省長介紹:“初步統計,湖北省已倒房122萬間、損壞280萬間,退水時倒房還會增加,直接損失不低于18個億。再加上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損失就更大了。目前200萬人無家可歸,四五十萬人居住在大堤上。從現在起到明年夏收,災民的吃糧問題,政府主要通過開倉借糧的方式解決。但重建遮風避雨的住房,困難十分突出。省內要竭盡全力籌措,更希望社會各界像支持抗洪搶險一樣,予以支持?!?
在趕赴各災民居住地的途中,在忙碌一天后的夜晚,閻明復等領導依然精神抖擻。他們研究確定,下一步中華慈善總會將推出“捐獻一塊磚”活動,工作的重點是呼吁公眾幫助災民解決衣物和重建家園。閻會長、賀顧問同時建議,選擇大堤內安全適宜的地方集中興建災民新居,一時不能造好全部住房,可統一規劃,一家先建起一間,解決過冬問題。這建議與蘇曉云副省長的想法不謀而合,他說:“1996年水災后,我省建立了數個災民新村。從選址、劃宅基地到外觀設計、質量標準,均統一規劃,效果很好。此次重建仍要這樣,考慮長遠防洪需要,和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讓大災變成新生的開始?!彼埓壬瓶倳念I導放心,也請全國的捐贈人放心!
閻明復赴湖北前,秘書小姬從他家中取出數千元錢,在視察中,這錢幾乎悉數捐出。
在洪湖市寶塔洲,當地干部反映災區患病人多、醫藥緊缺。劉元氏等老人向閻明復訴說了疾病帶來的痛苦。閻會長當即從兜里掏出400元錢,分發給幾位患病老人,為他們解除燃眉之急。
在監利縣,閻會長了解到居住在大堤上的一些婦女缺少換洗衣服,掏出幾百元給她們買衣服。
在新洲垸災民點,一位居民告訴閻明復,他辛苦幾年蓋成的新房子倒掉了。閻明復掏出50元塞進他手里,鼓勵他重建家園。
對災民疾苦,閻會長體貼入微。在寶塔洲,大堤上熱淚盈眶氣蒸騰,眾人步行2公里后,汗濕衣衫,都感覺十分疲勞。閻會長不倦地與災民談話。災民成正容說,他的腰不時疼痛,怕是犯了老毛病。閻明復耐心地詢問他的病況,請隨行人員記下他的姓名、地址,準備日后寄去藥品。
后來,閻會長從湖北災區回到北京,一下飛機便直奔辦公室。那時,還是群眾捐贈的高峰,他依舊每天從清晨忙到晚上,甚至深夜。即使這樣,他也沒有忘記成正容的病痛。他叮囑并多次詢問工作人員,為成老人多方聯系。8月30日,成正容收到了一包上海強生有限公司生產的邦迪牌痛可貼和沈陽東陵有限公司生產的特制狗皮膏。
當洪湖救災辦公室的同志為成正容貼上閻明復會長寄來的膏藥時,老人忍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淚水,連聲說:“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閻會長還惦記著我,惦記著我們災區人!”
在監利縣一個災民點,一位優撫對象向閻明復反映,他的傷殘撫恤證件被大水沖走了。閻明復當即安慰說,縣里留的底子還在,退水后會給你們補發。事后,他又鄭重其事地向民政部門轉達了這一情況。
閻明復任會長期間,還組織領導了對內蒙古嚴重雪災災區的慈善救援,特別是支持了由老知青組成的“草原合唱團”旨在為支援內蒙古災區的慈善演出。那是2000年底到2001年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