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里,各地依托“賞花經濟”這一創新模式,將自然風光、交通網絡與文旅經濟深度融合,不僅激活了“春日經濟”,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從西南的油菜花海到江南的梅林秘境,鐵路專列串聯起散落的“花海珍珠”,讓鄉村資源煥發市場價值,為城鄉共富注入持久動能。
賞花專列串起城鄉文旅新生態
連日來,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的油菜花海吸引了眾多游客。今年以來,國鐵昆明局聯合地方部門聯合開展“花開四季,‘香’約云南”主題宣傳活動,吸引大家來云南吃花、賞花、品花,體驗“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羅平和興義正處在最美的季節,周末乘賞花專列,便可以一網打盡網紅景點。”王女士認為,這非常適合上班族。得益于便捷的賞花專列,不少家庭趁周末前來賞花,扶老攜幼漫步金色花海,盡享浪漫、幸福時光。
隨著游客增多,當地村民也忙碌起來。他們巧妙地將日常勞作的“牛車”和“馬車”裝扮成別具特色的“觀光花車”,為游客帶來豐富的體驗與樂趣。此外,這里美景與美食相得益彰,花米飯、羊肉湯鍋、蒸餌絲等當地特色美食也值得一嘗。農家樂、民宿生意興隆,游客、村民共享“賞花經濟”紅利。
據悉,近年來,羅平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打造康養度假區的同時,積極舉辦各類戶外活動,推動農文體旅深度融合,進一步拉動文旅消費。據統計,羅平縣2024年共接待游客超5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近55億元。今年預計接待游客530萬人次。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發耳鎮的櫻桃花海在鐵路助力下,既成就春日“打卡經濟”,更孕育出4800噸瑪瑙紅櫻桃的“甜蜜產業”;海南木棉專列將非遺文化植入旅游動線,讓黎錦、山蘭酒等傳統技藝煥發新生。“以花興業、依路富民”的實踐,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經濟通道”,讓美麗鄉村的資源煥發市場價值。
生態資源“變現”助力鄉村經濟
賞花專列不僅帶來客流,更通過產業鏈延伸實現“生態變現”?!按猴L一吹,菜花黃;酒香一飄,客滿堂?!?月16日,以“七色花海 和美永泰”為主題的江西省樟樹市永泰鎮第三屆油菜花文化旅游節暨農產品消費節在該鎮舉行。活動現場,200公頃彩色油菜花隨風涌動,從高空俯瞰,七彩的油菜花與鄉村民居構成了一幅田園畫卷。
“彩色油菜花不僅點綴了鄉村,還能促進農旅融合,讓農民增收。”據永泰鎮鎮長蔣恒亭介紹,相比傳統油菜花,彩色油菜花不僅觀賞性更高,還保留了榨油屬性,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此外,每年春季,該鎮的賞花游覽路線都非常受歡迎,帶動了當地優質米粉、板鴨、藠頭等土特產品的銷售。隨著鄉村旅游熱度高漲,不少村民還通過辦民宿、開餐館等途徑實現了增收。
據介紹,此次油菜花節吸引了2萬余人參加,預計消費金額50余萬元。下一步,永泰鎮將盤活更多農村資源,真正實現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強勁發展動力。
在重慶市,沙坪壩區中梁鎮的油菜花、歌樂山的桃花、太寺埡森林公園和紅嶺溪谷的郁金香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紅嶺溪谷將“賞花+非遺燈會”相結合,形成“以花引客、以景留客、以業惠客”的良性消費循環,帶動周邊餐飲、民宿、農家樂、農產品銷售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同樣,在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高流鎮,連片的梅園也迎來了最美的時節。除了賞花,當地的梅花產業還延伸到了深加工領域。在這家梅花加工廠,工人們將采摘下來的新鮮梅花進行篩選、烘干,制作成清香怡人的梅花茶。
“賞花經濟”不僅是春日限定的風景線,更是鄉村振興的“催化劑”。它讓鄉村從“美麗資源”邁向“美麗經濟”,在鐵軌與田疇的交響中,奏響城鄉共富的時代樂章。(張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