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孤獨癥譜系障礙,是一類嚴重致殘的神經發育障礙疾病,患兒被人們親切稱作“來自星星的孩子”。為給這些孩子及家庭提供有力支持,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殘聯聯合教育廳、科技廳等11個單位,結合寧夏本地實際,共同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若干措施(2024-2028年)》(以下簡稱《措施》),從多方面著手,為孤獨癥兒童的成長護航。
完善康復服務網絡 筑牢關愛根基
《措施》提出,寧夏將大力健全孤獨癥兒童篩查工作體系,全面鋪開0至6歲兒童孤獨癥普遍篩查工作。進一步規范全區從初篩、復篩到診斷、干預的全流程,構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初篩,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復篩,具備相應能力的醫療機構開展診斷與干預服務”的分層分級分類服務體系。
寧夏兒童福利院作為示范性、區域性集中養育兒童福利機構,將發揮關鍵作用,面向全區開展公益性孤獨癥兒童康復服務與特殊教育。同時,符合條件的婦幼保健等機構將會及時被認定為殘疾兒童康復幫扶定點服務機構??h級及以上政府也將利用已有資源或新建機構,開展公益性孤獨癥兒童康復服務。對于社會力量開辦孤獨癥兒童康復機構,政府將通過場地租金減免、水電氣暖優惠、稅收優惠等政策給予扶持。目標是確保每個地級市以及人口達30萬以上的縣(區),都設有能為孤獨癥兒童提供康復服務的殘疾兒童幫扶定點服務機構,方便孤獨癥兒童就近接受康復服務。
強化人才培養 注入專業力量
自治區科技廳、衛生健康委、殘聯攜手制定孤獨癥康復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計劃,建立規范的培訓考核機制,并開展骨干師資專題培訓。依托“星未來”孤獨癥專家工作室、部分高等院校以及兒童孤獨癥及行為障礙??坡撁?,組建專家團隊,為技術指導與人才培養提供堅實支撐?!洞胧窂娬{,將兒童心理行為發育評估與干預納入兒童保健人員培訓項目,強化基層0至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技術人員在孤獨癥等疾病篩查方面的能力與服務水平。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及各市縣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支持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開設康復相關專業,將符合條件的孤獨癥兒童康復人員納入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范疇,對取得相應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給予補貼。鼓勵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招聘專業人才、與??漆t院或專業康復機構合作、引入慈善公益資源等方式,為孤獨癥兒童提供日間照料、早期干預、醫療康復等服務。
此外,依托“星未來”孤獨癥兒童康復中心和寧夏康復教育中心,建設孤獨癥康復實驗學校,配備專業的康復教師與康復治療師,探索適合孤獨癥兒童的學齡前教育、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將康復服務融入日常教育教學。同時,大力發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提升社區康復機構的康復水平。在義務教育階段,寧夏合理布局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推動銀川市建設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指導有條件的地區依托現有特殊教育學校接納孤獨癥兒童就學,落實“一人一案、分類安置”要求,探索助教陪讀制度,提升孤獨癥兒童的社交與學習能力。
筑牢生活保障 守護家庭希望
《措施》明確,寧夏持續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幫扶體系,及時把符合條件的困境孤獨癥兒童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中的孤獨癥兒童,按“單人保”政策納入低保。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等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孤獨癥兒童家庭,給予臨時幫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三、四級精神殘疾人納入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范圍。
在健全孤獨癥兒童普惠保障機制方面,推動將義務教育階段孤獨癥學生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從每生每年6000元提升至7000元以上,并對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孤獨癥學生,實施高中階段免學雜費政策,減輕家庭負擔,為孤獨癥兒童家庭帶來希望。(陳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