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中華慈善總會官方微信
面對我國社會老齡化加速的新課題,各地政府和慈善組織在養老服務方面正以諸多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書寫“老有善養”的新答卷,讓養老服務從設施升級邁向精神關懷與權益保障的新維度,為千萬家庭托起“夕陽紅”的幸福底色。
3月1日,河南省三門峽市與鶴壁市同步施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促進條例》,明確以“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為原則,要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100%。三門峽市通過慈善資金撬動社會資源,將閑置廠房、學校改造為養老服務中心,并設立老年食堂,每餐為經濟困難老人提供最高8元補貼;鶴壁市則簡化審批流程,鼓勵外資參與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探索“智慧健康養老”模式,通過慈善組織捐贈的智能設備,為獨居老人提供實時健康監測。
慈善組織同樣以細膩筆觸勾勒養老服務的溫情底色。3月13日下午,由四川省慈善聯合總會指導,內江市慈善聯合總會、中國電信內江分公司聯合隆昌市民政局、隆昌市慈善總會等愛心單位共同承辦“銀齡守護”行動——阿爾茨海默病宣講暨游園活動。活動以“你我同行 守護銀齡”為主題,通過科普宣講、互動體驗、文藝展演等形式,為老年群體及家庭送上健康關懷與社會溫暖。
現場,醫院專家團隊開展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宣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疾病早期癥狀、預防措施及照護技巧。義診區為150余名老年人提供免費認知篩查量表評測以及專家一對一診療建議,實現“早發現、早干預”?,F場還設置了“防詐知識問答”活動,通過趣味答題普及養老詐騙常見套路。電信展區展示的智能手環、助聽器等科技助老產品引發關注,多位老人體驗后表示:“這些小工具能讓我們生活更安心!”
失能老人面臨著諸多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困難和挑戰,也對家庭成員造成一定的精神壓力,定期入戶探訪和關愛就尤為重要。3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公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轄區內失能半失能人群進行了入戶慰問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走進老人的家中,免費為老人提供測血壓、測血糖、康復指導、護理指導、保健咨詢、營養改善等多方面服務。同時,指導老人合理用藥,對身體有異常的老年人給予心理疏導,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建議。
隨訪過程中,醫務人員仔細了解老人們的生活狀況和實際需求,細心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并宣傳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同時為家屬們講解專業的失能老人護理注意事項及技巧。
從政策到實踐,從城市到鄉村,慈善組織與政府力量的交織,讓“老有善養”不再停留于愿景。(楊奕君)